一个家里如果有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对家庭其他成员真是一种灾难,特别是对孩子。
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大发脾气,吹胡子,瞪眼睛,说最伤人的话,摔东西,或者做很多偏激的举动。
他不会沟通,也不知道用沟通来解决问题,他只会用情绪来解决问题。用小的情绪解决小的问题,用大的情绪解决大的问题。
一旦家庭其他成员妥协,他尝到甜头后,就会驾轻就熟、变本加厉地用情绪解决问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情绪问题多半起源于幼年被过度溺爱。幼年时只要稍微来一点情绪,长辈就会急忙予以满足他的任何愿望,不管这个愿望合理不合理。
多次、长时间反复刺激让孩子形成了固定的脑回路,或者说条件反射。长大后,只要遇到矛盾,他就会用幼儿时代形成的反射,用发脾气、赌气、不吃不喝,离家出走等各种手段来威胁家人。
他自己浑然不知,发脾气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他感觉不到自己是在用情绪解决问题,压根儿也不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他只知道,不如意就要发脾气。
在这种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多数没有安全感,特别害怕和他人发生争执,不会沟通,胆怯,懦弱,内向。他敏感,特别容易捕捉他人对他的情绪,并加以夸大,心事重重,焦虑不安。
这种孩子,长大后特别不喜欢脾气大、暴躁易怒的人,但很遗憾,他已经长成了他讨厌的父亲或母亲的样子,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这是基因的力量。这是原生家庭的烙印。这也像另一个版本的俄狄浦斯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