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在心里默念“别太着急”。这段时间,我在市场端拜访客户,深切地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和竞品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在关注一部和三部反馈出来的成果,内心充满了着急和焦虑。我明白,这样的心态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不断地在内心提醒自己“别太着急”。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到着急。那么,该如何看待“着急”这件事呢?“着急”往往源于强烈的进取心,我们渴望把事情做好,但这种情绪却容易让我们变得急躁、不安,甚至身体疲劳,最终导致思路不清晰,结果偏离预期。这种情况不仅在工作中存在,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情绪呢?或许,最佳的状态应该是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沉浸其中,时间飞逝而我们却毫无察觉。此时,我们通常处于一种轻喜悦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并无紧张感。
这周,我开始刻意练习控制情绪波动,努力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这种练习带来的感觉非常奇妙,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平静了。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的思考维度更加全面,考虑问题也更加具体。而在情绪大幅波动时,我们往往难以看清事情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该在情绪化时做决定,尤其是重要的决定。如果情绪波动实在难以控制,不如好好睡一觉。睡醒后,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了解自己身体的运作机制,是保证有效性的关键前提。
总之,“别太着急”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