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1632~1704年
只有感性经验才是确实可信的
让我们设想心灵就像是没有任何字迹的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观念吧
洛克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主要观点经验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与休谟共同作为经验论的代表哲学家而广为人知。
经验论的基本立场是一切认识都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也就是说,感性经验无法触及的根本原理并不存在。与之相对,在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唯理论者看来,人本身具有理性,只要正确地使用理性,人就可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经验论与唯理论在根本立场上就是完全对立的。
洛克在本书中,试图从感性经验为认识源泉这一观点出发探究人类的理性状态并且指明其界限。
洛克没有像唯理论者一样提出一些无法证明的假说,而是将认识对象划分为人类的理性可以认识的领域及无法认识的领域,他认为做出这样的区分,有助于人类更好的使用自身才智与能力
通过经验才能获得观念
洛克对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心灵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获得有关各种观念的认识的。心灵就像是白纸一样,最开始是全新纯白的,在这张白纸上书写经验之后,我们才获得了有关观念的知识。
让我们设想心灵就像是没有任何字迹的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观念,那么心灵是怎么具备了观念呢?心灵是从何处获得人类忙碌不休的心理活动,留下的多种多样的庞大储备的呢?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经验一词来回答。
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洛克在观念形成于经验基础上这一前提下,进一步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两种。其中简单观念是人们被动获得的观念,复杂观念则是心灵基于简单观念主动构成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洛克又将简单观念分为第一性质及第二性质两类,前者指大小形状等属于对象本身的性质,后者是指声音味道等我们从对象那里获得的性质。
如果从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来辨析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不同的话,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明了,人们对大小及形状等第一性质的感觉不存在差异,任谁看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谁看圆柱形都是圆柱形,但是当认识对象是味觉等第二性质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如热水的温度,辣椒的辣度,咖啡的苦味儿等,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程度都是不同的。
复杂观念是在简单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复杂观念可以分为实体、形状及关系三种。实体是由诸多简单观念构成的整体,形状是实体具备的性质,关系是通过比较各个简单观念形成的观念。
洛克从正面批判了唯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备有关观念的认识和观点,在他看来,无论是什么观念,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感性经验构成的,即使是实体这样的抽象观念情况也是如此,心灵从一开始就是白纸,不具备各种观念。
经验论的意义
近代哲学认识论的两大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分歧在于到底什么才是保证对于世界的普遍认识的根据,那么这个问题可以成为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分歧呢?
我们一般认为,世界客观存在于主观意识之外,但是仔细想想,因为所有人都无法逃脱主观视角证实客观存在,所以其实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世界确实存在。
那么难道不存在所谓正确的认识只存在因人而异的认识吗?没有能够替代基督教的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吗?近代哲学就是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着眼于人的认识。
经验论论证人的认识形成与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试图以此回答上述问题,然而由于逻辑学及数学等建立在纯粹推理基础上的认识确实存在,经验论做出的答案本身并不完美,但是经验论关注认识构造、分析认识形成的方法,是不见诸唯理论的崭新见解。
我们无法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但是如果我们能对感性经验进行内省,把握认识结构,我们就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探明自身与他人的认知之间存在的相通之处。正是经验论将这种可能性带进哲学之中。
20世纪时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贯彻了经验论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认识问题。
也许洛克认为心灵既是白纸这一论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经验论所使用的方法确实打开了哲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