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罗立老师布置的作业——《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满怀好奇心的。既然是第二变,那么是否会有第一变呢?变什么呢?然后我又翻看目录,找到了《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并认真用心地读了一遍。我了解了里面的大概内容:先生要求教师善于变。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读完之后,我觉得罗老师的安排真的是用心良苦,因为对于一个初次接触陶行知教育文集的读者来说,《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和《师范生应有之观念》这两篇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它是从师范生的角色转换,到如何适应或者胜任角色的逻辑思维。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暑假里,我天天陪儿子、女儿一起玩耍,刚4岁的儿子总是“俏皮语”频出,令人惊喜的行为不断出现,女儿也是一支画笔任由她挥舞,画出五彩灿烂的童年。 诚然,如果我们以大人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总是觉得孩子是这样的幼稚,不可思议,不切实际,空想主义;有很多时候也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题目给他讲了N遍之后,仍然是懵懂的眼神;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想将这些问题都解决,尽可能地都解决,那么我们还是要变——变个小孩子,置身于小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同样的问题,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几何时,我也是陶先生笔下的“糊涂的先生”,可能是由于年轻气盛,可能是由于脾气急躁,可能着急赶进度,在学生尚未表达完想法的情况下,就急切地阻止学生说下去,因为他的答案好像与自己期待的答案有所偏离。一贯的类似行为其实已经为“瓦特庸,牛顿笨”的出现埋下伏笔。还是后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的一些书籍之后,我才发现“唯爱不能教育”。在爱的过程当中,我更加懂得老师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种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换位思考其实就是陶先生所说的“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所以越读,我越觉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越读,越觉得先生对教育的挚爱;越读,也越觉得先生为了所热爱的教育毕生在思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为后人留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迄今为止依然鲜活的教育理论。
“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块儿做工……”多么美好的画面!眼前仿佛出现了孩子灿烂如花儿的笑脸。我曾试着练习“读心术”,想要变成孩子肚里的蛔虫。在进行“一带一”活动的时候,我读懂孩子的想法,为其找到最好搭档;犯错误的时候,读懂想法,变批评为聊天,变罚站为请坐;上课时,一个眼神读懂想法,把方法和算理再讲一遍;上自习做题的时候,读懂想法,来个“我来表演你来猜”的游戏以放松、提神,展示才智……师生关系保持着恰好的敬畏之距离,也在这样的微变化中不断地变好。是不间断的阅读教育理论让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新的支撑点,在处理教育问题时更注意方式方法,多少有点“艺术”味儿,所以何其有幸,三年之后,家长在朋友圈里回复:刘老师,孩子这次的作文写的还是你,对你总是念念不忘……我觉得我依然能成为孩子作文里面的主角,伴随孩子,见证孩子中考的重要时刻,太感动了。蕊小学毕业五年了,我们依然保持联系,在高三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不忘抽点周末的空隙来学校看一眼,而且非要喊自己姐姐,觉得“姐妹般”亲切,这就是职业幸福,也是我们或许已经身心疲惫,但是依然选择坚守的动力之一。
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也曾提出教育者能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不泯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与兴趣,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保持一颗童心,贴近孩子的心灵,试着发现他们生命深处的宝藏。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和激励,每个生命都会获得成长,甚至创造奇迹。那就让我们放下架子,杜绝冷言讥讽,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老师变学生,学生释放天性,发挥潜力的通道……
“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