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豪泽尔是美国新晋财经作家,其著作《金钱心理学》在全球共有52种译本,售出300万册以上。
他并非专业投资者,甚至不是金融科班出身,《金钱心理学》也曾被各大出版社拒绝,最终由一个仅有五名员工的出版商出版。
在《一如既往:不变的人性与致富心态》中,作者探讨了人类行为的某些恒久模式,帮助读者领悟历史、理解人性、洞察生活本质。
从本书中,我梳理出10条关于人性的小知识,于此分享。
1.不要妄想预测未来
人们总是希望预测未来,也一直在为之努力,但真正预测成功的少之又少。
事情的发展错综复杂,根本无法判断什么因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即便某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都可能导致重大事件的结局大相径庭。
万事万物皆在变化,各种变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因此做预测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2.不可预见的才是风险
最大的风险总是那些没有人预料到的事。因为没有人预料到,所以没有人做准备;因为没有做准备,所以造成的损失更大。
所谓风险,其实是你认为已经考虑周全,而实际被遗漏的东西。你为想象中的风险做足了准备,而想象之外发生的才是真正的风险。
有些事看起来必然发生,其实绝大多数都只是“事后诸葛亮”而已。
越觉得自己考虑得很周全,意外发生时受到的冲击就越大。
3.幸福感取决于预期
期望的目标实现了,你会很幸福;可如果没实现,即便已经超过周围的人,你依然会感到不幸福。
幸福感没有客观的标准,更多来自内心的感受。所以预期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评价,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会影响股价的走势。
获得幸福的首要法则是降低预期。如果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注定一生都会痛苦。
4.人们要的不是准确性,而是确定性
身处变化无常的世界,却强烈渴望获得确定性,这是人类的本性。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百分百确定的事情极其罕见,可他们仍然会频频追问“确定吗?”
人们之所以喜欢预测未来,很大程度上是想摆脱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痛苦。也正是因为人们需要相信世界是可预测、可掌控的,所以才会“迷信”权威。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发现身边的坏事情越来越多,似乎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实,好事和坏事的发生概率并无变化,只是网络将远方的事件带到了眼前,将可能变成了确定。事实上,类似情况发生自己身上的概率依然很低,但人们已顾不上去思考这个问题。
5.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在理想世界,信息的重要性并不取决于作者的叙述能力。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容易感到倦怠,缺乏耐心,情绪不稳。他们更希望以简单易懂的故事来表达复杂的事物。
在信息纷繁杂乱、生活节奏极快的当下,人们大都很忙碌、很感性,很难冷静地做出筛选,找到最正确的答案。
而故事就像杠杆,能撬动人们的好奇心,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度。
伟大的思想如果没有被阐述清楚,也许就会无果而终;陈腐或错误的思想经过煽风点火,也有可能兴风作浪。
一个好故事比冰冷的数据更吸引人,也更有说服力。
6.物极必反
四年前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影响了经济社会结构。
可如果是发生在一百年前,死亡人数远远高出,人们也只会当作一次普通的灾难性事件。
过去发生疫情是常事,而如今大部分传染病要么被消灭、要么可控制。医疗技术的进步,在让致死率降低的同时,也让人们的心理应对能力降低了。
成功容易让人产生懈怠,变得自大,失去敬畏心,随之而来的是不恰当的决策,失败的风险。
巴菲特自述其成功秘诀之一是“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上坡路的顶点之后,必然是下坡路。当你处于顺境时,往往也是最需要警惕之时。
7.用力过猛反而坏事
星巴克成立的前28年,只开了625家门店,而接下来的8年平均每年新增2500家门店。
但快速的扩张非但没有产生收益,反而让利润空间大大降低,股价暴跌,最终引发一波关店、裁员,妥妥一个现实版的“拔苗助长”。
任何事物都有其维持正常运作的最适宜状态,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扩大规模或者加快速度,原有的匹配度都会被打破,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个好点子,一旦用力过猛,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坏主意。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要道法自然,切莫倒反天罡。
8.逆境更具创造力
纵观历史长河会发现,最重大的变革、最重要的创新往往不会发生在和平盛世,而是在大变局之中或之后。
没有压力的生活听起来很美妙,但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困难和挫折虽会让人懊恼,却也会激发创造力和好胜心。
恐惧是成长的催化剂,焦虑是进步的助推器。
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的过程中实现的。
9.既要乐观,也要悲观
乐观带来希望,让人们敢于尝试,悲观帮助人们面对现实,对潜在的风险未雨绸缪。
取得进步需要同时具备乐观和悲观两种心态。既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事情一定会变好,又要接受残酷的现实,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悲观地储蓄,乐观地投资;悲观地计划,乐观地梦想。
乐观,提醒人们要仰望星空;悲观,告诫大家要低头看路。
10.警惕偏见
人与人的接触,难以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导致对他人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大多数人不会透露自己心中的痛苦和恐惧,也很少真实袒露自己的缺点和失败。
外人看到的往往是光鲜的外表,很难看到脆弱的面庞。就像朋友圈里常见旅游的美景,却鲜有航班延误的无奈。
别人家的草坪看似更绿,可能只是因为加了滤镜。
与人交往,需要警惕以偏概全。既不能因为某事没做好就认为啥事都做不好,也不要因为一次很出色就断定凡事皆出众。
一个人的特殊才能应该受到赞扬,但不等于对他所有的想法都不能质疑。橘子好吃,但是不必连皮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