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为什么想要学习心理学。从琐碎的思维片段里,我并没有找到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所幸,我也没有找到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或是好为人师的自恋情结。
研究人员曾对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动机进行过匿名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大致归纳了三种不同的从业动机,分别是拯救欲、教导欲和窥探欲。
当然,每个心理咨询师从业的动机都不是单一的,也不仅限于上述三种,不过绝大部分咨询师会有一种倾向性的主要动机。
或许我们乍一听这三种动机,会觉得心怀“拯救欲”的咨询师崇高无上,而心怀“窥探欲”的咨询师猥琐卑劣。
其实,不然。
我们不可片面地或者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三个词,要知道,其实这三种动机本无明显的优劣之分,每种动机都有好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咨询师需要时刻保持自我察觉,提防自己的动机是否会在咨询过程中带来负面影响。
以“拯救欲”为主要动机的咨询师,拥有一种“圣母”般的情怀,一颗悲悯之心, 想要传播爱与希望。这种咨询师更容易与来访者建立和谐良好的咨访关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强烈的“拯救欲”容易让咨询师突破边界限制,过多干预来访者的议题,从而剥夺来访者自我探索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这样的咨询师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专业胜任力之外的事情上,对来访者提供不恰当的建议和指导。
以“教导欲”为主要动机的咨询师,觉得自己掌握了一些生活的真理,有义务去教给大家,更像是在传播知识和技能。这种咨询师往往具有坚定的力量感,会给来访者带来勇气与希望。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来访者是顺从的,可能会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去改变, 但是这样的咨询师总是在为来访者做决定,要求来访者按照自己的指导去做,剥夺了来访者自我探索的主动权。
更糟糕的是,“教导欲”强的咨询师常常比较强势,如果遇到叛逆的或者是独立性比较强的来访者,那么咨访关系可能很难维持下去
以“窥探欲”为主要动机的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感和思维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不急于“拯救”或者“教导”,其好处是更容易保持中立,更重要的是为来访者留出了自我探索和发挥的空间。但是,这样的咨询师可能会让来访者觉得不够热情。
这三种类型不分高下,各有其好处与隐患。我反思过自己的动机,似乎并不单独倾向于上述三种中的任何一种。
当然, 这也很正常, 毕竟人心是复杂的,动机也是复杂的。“人”字难写,“心”字更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