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句“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让我眼眶红了很久。我没读过琼瑶的作品,但是还珠格格谁都看过,也许文学作品真的能影射出很多作家本人的状态,人们说她价值观有问题也好,毒害社会也好,但我只觉得,她这一辈子,真的算是活出了自己,活得精彩。直到生命的最后都维持着她想要的那种体面,留下一封在我看来心气儿还是很高的遗书,对于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太太,此刻我只有羡慕。
虽然我不会因为羡慕她的人生而去仰望她、仿照她,但她的这句话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希望这句话能影响我激励我但又害怕这句话在我的生命中起到作用,这只是一句话而已,我只是在看到它的那一刻被击中了而已,我现在为此纠结的模样真的有点好笑。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它在写我,写我不敢说的话,写我一直以来隐藏的真实内心,我为什么羡慕她,羡慕她果敢勇于表达自己,坚持自己,自己怎么想就能怎么做,反过来看看我自己,既想又不敢想,想做又不敢做,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徘徊纠结,我真的很想问问我自己,“这世上谁在意你?为什么要有那么多顾虑?”
这么看来琼瑶的影响力的确是有的,只是一封遗书当中的某句话而已,就能轻易燃起我心底的那点小火苗。可是为什么呢?是她的思想影响了我吗,就在刚才,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所谓的“毒害”了吗?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罢,我们接触这些是为了从其中找到共鸣,因为我真的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某句话某个观点某个想法让我心脏猛烈跳动了起来,那我对它的赞同也好、追随也好,都是我回应这种心脏跳动的方式。我更愿意觉得是潜藏在深处的某个自己被挖掘了出来,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被影响,而不是将自己摆在一个被迫、无奈的位置,去指责别人,指责那些不被主流大众接受的想法、价值观。
我在接受教育、经历社会的这个过程中,变得复杂了,思维想法在改变,行动也在改变,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被洗脑被教化被规训。后来我发现自己只要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就免不了受到道德方面的谴责,再被冠上一个古怪怪胎的帽子。但其实我做了什么呢,我也不过是想做自己罢了,这个自我得不到别人的包容,就会像今天的我一样,去很多地方、各种各样的地方找共鸣,我相信每个“奇怪”的人都应该深有感触,就像今天一样,与其说我们被琼瑶影响,不如说我们身上都有点琼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