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有四个要素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意思就是说,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不判断不评估,然后讲我的感受如何,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等,接着是哪些需要(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为了改善生活提出具体的请求。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常倾向于听到评论,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表达的最高形式”。
“总是”、“从不”、“经常”、“很少”等词语在句子中常常表达的是评论。
例如:你总是迟到。
你很少配合我。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换成观察的语言,应该这样表达:我们3次约会,你3次都是迟到。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意参加。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表达。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内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绝对化的或者说是总结性的表达,例如你很懒,你是一个画家等等,这种高度概括性的语言会妨碍我们了解一个人,甚至引起别人的反感。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 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大多数人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的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想法和感受容易混淆,我们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
例子:我觉得我的吉他弹得不好。——想法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感受
感受是自己内心的情绪,兴奋、喜悦、忧伤、害怕、疲惫不堪、昏昏欲睡等等。而看法是我们的判断或是评价。例如被拒绝、被抛弃、觉得不公平。
想法如有指责的意识,比如“你真可恶”、“你真烦”,容易让人觉得委屈,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甚至会引起冲突,双方的关系从而变得疏远。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容易倾向于表达想法,有的时候会让自己忽略感受,并不容易让别人理解让对方知道你的需求。如总是用表达想法,而期待别人的理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示弱的感受有助于解决冲突。
感受的根源——需要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犯了错。2.指责对方。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可能会伤心,因为我们看着信任和接纳。4.用心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也许,我们会想他伤心可能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是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相反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过错。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对方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可以分为:自由选择、庆祝与纪念、言行一致、玩耍、身体物质需要、情意相通、相互依存等。一个人如果难以说出自己的需要,是非常痛苦的。
一般来说,人的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高兴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些什么。此时,我们容易把亲密的人看作负担。
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恋爱的时候,他们对爱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相处是多么地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变得沉重起来。如果恋人过得很糟,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我可能会由于不堪重负而提出分手。然而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来源于自身。
2、"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时,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需责备自己。
3、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恐惧、内疚或惭愧。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求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的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请求。首先,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人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我们提出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也无法深入了解自己。
明确谈话的目的。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例如,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一瓶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出去买酱油。但她的先生可能以为她只是在指责他。如果我们只表达我们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实际上,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时,我们谈话的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甚至会感到局促不安。
请求反馈。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理解的有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听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的时候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可以。在另外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清楚你的意思”我们并不放心,希望别人彻底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的表达理解,有偏差的时候,我们可以做适当的补充。有时候请求他人反馈,我们也许有点不自然。可以先解释一下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把意思说清楚。当对方给予反馈,我们表示感激;如果对方不愿意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了解他人反应。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反应。一般来说分三个方面: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2)对方正在想什么;3)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如果我们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谈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区分请求与命令。听到命令,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和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何区分请求和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