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公众号看到某位特级教师的《山行》和《赠刘景文》教学实录,忍不住进去细细赏析了一番。特级老师在某方面的设计确实很高妙,但有些教学内容的处理我却不敢苟同。
一、关于文本的解读
首先是“白云”意象的解读,老师说“红叶的热情和白云的生机勃勃构成了美丽的秋天。”用生机勃勃来形容白云似乎不太恰当。我们都知道,诗歌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的,在长期的文化创作中,某些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看到月亮就想起了思念,看出渔夫就想到了归隐,看到太阳就想到了天子等,而白云在古诗中的意象是悠闲,如陶渊明的“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归林。”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者在这里写“白云深处有人家”,带给读者朦胧的美感:云雾若隐若现之中,或者露出了房屋一角,或者传出了鸡鸣狗叫之声。同时也会引发读者的好奇:住在这里的是谁呢?是普通百姓还是一位隐士呢?但不管是什么,绝对不是生机勃勃
其次,“生”是这首诗中很有表现力的一个词语,有的版本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生”是一个动词,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以动写静”的方法,写出了白云的动态,突出了山势之高,而“深”字写出了云雾之厚重,少了一些飘逸和灵动。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触及这个点,不知道是认为不需要让学生知道,还是解读时没有留意。
另外,老师对”二月“的解读也有失偏颇。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枫叶和二月花一样红,老师有意出示了在二月份开放的鲜花让学生观察。难道杜牧的意思是枫叶只比二月花红,和三月份、四月份的鲜花比就逊色了呢?答案显然不是。古诗的写作有虚实之分,尤其是数字往往是虚写,“两三个星天外,四五滴雨山前”,我们都不会认为当时天上就有三颗星,空中就滴下五滴雨。两三和四五都是指稀疏,稀少之意。枫叶红在秋天,它要对比的只是春天的花,所以二月也当然不是指二月,是指春天。
二、关于“理解古诗大意”
在“理解古诗大意”的环节,老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圈画出了“寒山”、“枫叶”、“葆尽”、“菊残”等景象,然后这些词语说说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就匆忙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古诗学习真的简单到了这个地步吗?这首诗真的这么好理解吗?且不说“坐爱”古今异义,必须要讲,不但小学要讲,怕是上了中学,特殊的词语还是要讲的。但说最后两句诗的因果关系学生明白吗?
可能老师对这首诗的定位就是“十分简单”,对学情的预设就是“一听就会”,所以简单处理之后,就进入了第二首古诗的学习。真实的学情是这样吗?教学效果又怎么样?
三、想象画面真的超级简单吗?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既是古诗教学的目标,也是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抓手。但是很多老师都把“想象画面”想象得太过简单,读了课文或句子就开始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一个同学回答得不满意找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回答不满意找第三个同学……上课成了寻找答案的过程,老师的点拨指导不见踪影,很有点儿“谁还不会想象”的味道。
事实上,学生如果不借助支架,不借助老师的铺垫,很难凭空想象。该教师虽然非常擅长鼓励学生,但是孩子们还是积极性不高。于是老师出示一段文字,自己配乐朗诵了一遍,算是学生达成了“想象画面”的目标。
想象是一种语文能力,它一定是经过训练,通过一些路径才能掌握的一种能力,绝对不是上课一提问有学生答对就达成的一种能力。如果上课一问学生就会,那也不是老师的功劳,因为老师并没有教,他只是“检测”,学生也并没有学,只是在展示他已经掌握的技能,一句话:课堂上并没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我认为古诗教学中的想象至少要三步走,以《山行》为例
一、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物?圈一圈,画一画
画面是由景物构成的,没有景物就没有画面。找出景物是想象画面的前提和基础。
二、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若能在诗中找到词语修饰景物,就开始了言语的建构训练。在此,老师适时追问:你能从这些词语中看到景物的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听到什么声音……这是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象。另外由词语到句子,是想象画面的第二个层次。
三、把这些景物连起来说一说
到此,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想象才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老师有策略,有指导,学生有思考,有练习,有展示,学习才真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