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过很多次心盛的团体活动,慢慢的得到很多疏松,他们的团体大多是基于自我关怀的主体,多次体验下来对自我关怀深有体会。
正好提到了这么一本书,今天的日签正好也有说到了这本书,所以还是值得好好宣传推广一下自我关怀吧。自我关怀就是对待困境中我爱的人那样爱自己。自我关怀是主动照顾自己身心需求的能力,核心是像对待重要的人一样对待自己,而非自私或放纵。
自我关怀通常从三个方向进行,一是身体关怀,二是情绪关怀,三是需求关怀。在小组体验中,带领者会反复提醒自我关怀≠自我安慰,或者对于有些比较利他主义的人有时候还可能对于自我关怀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自私?其实自我关怀绝不等于自私,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精力去关心他人,它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自我关怀是静观当下,保持觉知/打开心扉,与人链接,感受共通,同时在生活中用积极主动的行为善待自己,自我安慰是在痛苦或压力时,像对待有情绪需求的朋友一样,用温柔有力的语言支持自己的情绪需求。
自我关怀主要包括三要素:静观当下/人性共通/善待自己
体验人性共通,我们可以尝试去书写五到十分钟的“我应该......”,比如:“我应该 书写五分钟”/“我应该又美又瘦”/“我应该好好爱自己”/“我应该多喝水”/“我应该吃健康的食物”/“我应该做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做这么多书写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发现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很多评判,如此方便我们发现很多的内心的声音,还可以与之进行一些思辨。
【书中金句】
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实,我们内心一直住若一个可以随时关怀我们、深刻理解我们并且永远陪伴我们、为我们好的人,像妈妈,像朋友,也像智者。
当我们跌倒的时候,不要无情地摧残自己。即使我们摔了一个大跟头,我们也仍有其他的选项。每个人都有搞砸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善待自己。
人生而为人并不是非要怎样不可,而是既来之则安之 —— 带上你的强项与弱点、馈赠与挑战、癖好与恶趣味。
不要因过错和失败而自责,你反而可以利用痛苦的体验软化心肠,抛却那些让人气馁且遥不可及的完美期望,开启真实又持久的满意之门。
自我关怀不是自我放纵,也不是自我放弃。它是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