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语文成长工作室继续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书籍,《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些教育理念不自觉的就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会在实践中运用。本周进行读书分享,人员、内容如下。
1.第35期读书分享人是赵明菊老师,他分享的主题是——非暴力沟通。
@赵明菊 15737377737感谢您精彩的分享[玫瑰][玫瑰][玫瑰]每个人每天要说话,尤其是女性,据统计每天要说两万多字,男性是七八千字。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我们说的这些话能给对方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可见语言给人的感受,差别太大了。同样一件事,有人说的使人笑,有人说的使人哭,说明语言有很大的杀伤力,也有很大的疗愈力,现在很多有志之士提倡积口德。我们反对语言暴力,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和学生相处,我们说的话,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了吗?我们怎么说话,学生才愿意听?
本章内容给我的启示是,以后要练习好好说话,说正能量的话 ,说让人舒服的话,能激发人思考的话,再次感谢您的分享[握手][握手][握手]
2.第36期读书分享人是李秀娥老师,她分享的主题是——有效地运用鼓励。
@李秀娥 感谢您精彩的分享[玫瑰][玫瑰][玫瑰]
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一个行为不当孩子的背后密码,是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们可恶的行为,没有深入探索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作者给了我们一种方法,就是采用积极的鼓励,积极鼓励如同阳光和水分,可以让孩子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新加坡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女士曾经说过:孩子之所以出现不当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心里缺乏心理营养。当孩子们有了充足的心理营养,就会绽放出生命的5朵金花。虽然不是什么心理专家或者学长,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行为异常,我们要有这种意识,探究他们内心缺乏哪种养分?就像看到枯萎的禾苗或者树苗,不是把目光放在指责上,而是探究原因及解决的方法上。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是:上课看到有些学生睡觉、说笑、打闹,我们不能光停留在生气上,而去探索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可怜,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当低。再次感谢您的分享[握手][握手][握手]
3.第37期读书分享人是李锋景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教材的首次学习。
@李锋景 感谢您精彩的分享[玫瑰][玫瑰][玫瑰]聆听了本章的内容,对教材的首次使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次使用教材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脑力劳动,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写作业。对学困生要更加有耐心,不是让他们抄板书,也不是听同学们正确的答案,而是激发他们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当学生们对首次学习的教材吃透了,弄懂了,他们会增加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懂教材的主要途径。
首次使用教材时,尽量让学生减少失误。我们遇到过很多学生,他们对教材的内容理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因为粗心或者考虑不周而做错题,首次试用教材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正确率,让学生形成减少失误的习惯。
本章内容给我的启发是,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要把它弄懂弄透,既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也对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感谢您的分享[握手][握手][握手]
4.第38期读书分享人是王志衡老师,分享的主题是——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
听其他同伴分享,跟自己亲自分享的效果真的不一样,对文章内容理解更透彻。
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重点让学生理解关键点,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些主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专门理解新教材尤为重要。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时候,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背会,而是让他们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所讲的新知识,再把新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这样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玫瑰][玫瑰][玫瑰]
学习是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学习的动力来自一个人的内驱力。如果一个人不愿成长,他会找多种理由拒绝学习,也就拒绝了成长。如果一个人渴望成长,他就会创造多种机会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