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二四】登高之路在脚下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王应昌云:“有气力可用便是助手,如何唤得是达?达者自此而通彼,不用气力而气力自到,所谓即此用离此用者,请以质诸先生”
佐藤一斋云:“此条之后,南本、施本、俞本并有一条,全书诸本皆脱,今录于下。”(今移载于附录为《拾遗》第一条:‘千古圣人只有这些子。又曰:“人生一世,惟有这件事’。)
但衡今云:“本节原文‘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与下文意旨相同,而与上文,才涉精微,句相左。若谓无误,正与阳明之见合:予意上句‘上达’二字,系‘下学’二字之误。下句‘下学’,二字,系‘上达’二字之误。相易,应为便。谓下学未当学,且说上达,方与全文辞旨相符。”
捷案:原文无误。盖程、朱之教,重下学也。此与阳明之旨相同。阳明并非评其先上达而后下学。阳明误以其分下学、上达为二而评之耳。
于清远云:(论语·宪问)第十四,第三七章,子曰:‘下学而上达。’(朱注《论语集注》)‘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朱注《论语集注))程子日:‘学者须守下学、上达之语,乃学之要。盖凡下挚人事,便是上达天理。然而习而不察,则亦不能上达矣。(《二程遗书》外书卷二,页一上)阳明以能见闻言思为下学,不能见闻言思为上达 与程 朱所说不同。”
[译文]
陆澄求教上达的功夫。先生说:“后世儒生教人,才涉及精微之处,便说不应当学上达的功夫,学习要从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开始循序渐进,这是将‘上达’和‘下学’分开了。那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嘴巴说得出、心里想得到的,都是‘下学’;而那些用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嘴巴说不出、心里想不到的,就是‘上达’。比如说树木的栽种灌溉,都是属于‘下学’,至于树木的日夜生长、树枝繁茂,就是‘上达’,不会被人力干预。所以凡是那些能够用功学到、可以用言语告知的,都只是‘下学’,‘上达’只存在于‘下学’当中。凡是圣人谈到的虽然极其精微,但也只是‘下学’而已。学者只需在‘下学’的功夫里用功,自然而然就能有‘上达’的功夫,而不必要在别的地方去寻‘上达’的功夫。”
释疑:
以草木比喻,对草木的栽培、灌溉是下学,栽培灌溉到位了,树木自然日夜生长、枝繁叶茂,是上达。外来的东西虽然可以滋养你,你也不能离开它而生存,但它是下学。只有你自己的生长,自己的明白,自己的长大,这才是上达。
“上达”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通过“下学”通达,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下学”用功是有为的,而成长是无为的,你只在这里用功,自然就可以上达,不必再去找一个用力上达之处。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上达不是功夫,是境界。上达这个境界是要通过下学这个功夫来达成的。有志于修身的人,不要问上达的功夫,要兢兢业业下学,功夫到了,自然能上达。
道本来至简,一步就到,所以也不是道,因为人有贪心,越要越多,越得越多,于是越走越长,就真的成了“道”了,成了一条走不完的道。
世间的事情不都是这样吗?都是人创造的。我们讲的这个“道”,也是我们创造的,于是我们就有了儒家的《六经》,道家的《道藏》,佛家的《大藏经》,而且有思想理论体系,人想要的,最后都有了。但是人也陷在里面,出不来了,于是有的人就职业搞儒,有的人就职业搞道,有的人就职业搞佛,而且分门立派,相互攻讦,大家就都有事干了。我们看阳明先生的故事,就知道他是从儒、释、道三家的种种说法、做法,理论、工夫中打出来的。他打出来之后,看到大家还都陷在里面,才把真话讲出来,这就是“致良知”。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不要单去找那上达,那样容易头上安头。本体只能静,本体上是做不了功夫的。这个问的人就想问怎么做上达的功夫。王阳明说“后儒教人,才涉精微”,就是说进入那种精微、微妙的哲理时,这是上达的功夫,咱们不去学它,学不了,咱们还是说下学的功夫吧。
可以通过下学的努力收获上达的果实,下学相当于因,上达是果,但你不能去拔苗助长,人“安能预其力哉”?你不能让这个树的枝干往上长,它的叶子生发出来,你只能是浇水、加肥,所以说“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就是你们能用的功,我能够告诉你们的,这都叫下学。然而“上达只在下学里”,没有下学就没有上达,上达是下学的一个自然的结果。
你别做上达的功夫,你只做下学的努力。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26日
附注:
①日夜之所息。语出《孟子,告子篇》第六上,第八章】
②此条之后南本、施本、俞本,均增一条。今移载于附录为《拾遗》第一条。
③《全书》本此条下有一条:“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因与第95条重出,故删去。
又南本、施邦曜本(以下简称施本)、俞嶙本(以下简称俞本)此条后多一条:‘千古圣人只有这些子’。又曰:‘人生一世,惟有这件事’。”又参见第145条:“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
净心斋笔录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