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原文摘录: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象限。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收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那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防卫呢?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种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来用它帮助自己?
•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却不容易,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我们要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感想:
成甲老师太厉害了!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习惯性防卫,红灯思维,绿灯思维…一点也不枯燥,十分的有趣!让我觉得,嗯?这情况好熟悉啊,我似曾相识,感同身受啊~这一部分我听了一遍,看了一遍,受益匪浅。
对于习惯性防卫部分列举的阿吉里斯的观点:“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背后想法的思维。”这里我又联想到我们前几天在讨论的话题“如何克服在群里、课堂上的不敢说话。”猛然间就觉得,这里的不敢说话也带有着“习惯性防卫”,那不就是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害怕别人发现错误嘛。书里又说了这种“习惯性防卫就是盖住杯口的盖子,阻挡我们进步。”确实,如果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圈,活在自己固执的想法里,一直不去接受别人的反馈,一直去习惯性的防卫,不加以措施,那就永远都是井底之蛙,看到的世界永远就只有那么大,知道的东西永远都是那么一些,永远都是一只跳不出井的小蛙。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以前总是害怕别人抓住我的bug,然后来告诉我…比如说我之前练曲子自己处理音乐了,别人直接来告诉我这样处理不好听,应该怎么怎么…我当时就自己就觉得特别揪心,感觉自己啥也没干好,随之到来的就是心情低落…看了成甲老师书中的“我”不等于“我的观点”这一说法,又恍然大悟,人压根不是对我这个人有意见,人只是就事论事罢了,再说了,对我有意见的话,谁还会来给自己提建议和看法,是自己人才会来给提建议,给看法,自己心情低落纯粹没必要。最应该做的就是吸收别人给的意见和建议中有价值的地方,当中一定有自己完全没有想到的点,加倍努力的去做好一件事情,而不是消极对待,愁眉苦脸。
另外,我也应当反思自己,给自己忠告,当与别人讨论时,出现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观点的时候,应当先换位思考人家说的观点,从别人说出来的话中提取有价值、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如若确实还有其他看法,给别人建议的时候还是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是门学问,我还得努力学习),尽可能的不要伤害到别人,让别人更好地接受,互相成长。
感谢老师们给我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