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礼是《论语》高频词之一,共出现75次。孔子不到30岁时就以精通礼乐制度而名满天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知礼,无以立也”。可见,孔子“三十而立”就就是“三十而立(于礼)”。
一、礼是社会规则的总和
《论语﹒季氏》篇云:“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人生在世,同时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对应的就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和各种不同的权利、义务。这些称呼、权利、义务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规则,不可以置之不理,也不可以肆意更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一张网,每条网线、每个节点都有特别的规则,维系着社会运行。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应该遵守这些规则。
二、礼是立身之本
孔子说:离开礼的指导,恭顺的人就会劳苦不堪;谨慎的人就会胆小怕事;勇敢的人就会惹出祸乱;直率的人就会尖刻伤人。看来,只有用礼来约束自己,才会赢得大家的认可,在社会上立足。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礼的约束的过程。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段话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出现两次,强调了守礼的重大意义。“老师善于步步引导,用广博的知识丰富我,用严格的礼法约束我,想停却停不下来。”颜回也用现身说法,宣示了守礼的效果。孟懿子问孝,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了表示庄严、郑重,孔子甚至坚持用官方雅言(普通话)教授《诗》、《书》,执礼。并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告诉大家:“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三、礼是和谐社会的支柱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的,礼乐是教化的依据,是思想基础、执政基础,理应抓在最高统治阶层手里。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礼是大家默认的交际“限位器”。礼给人们以安全空间,也限制了人们的部分自由,造就了社会和谐。
孔子说:“审理民事纠纷,我并不高明。(我高明的地方在于),能够引导原告、被告换位思考,然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妥善解决问题,让他们停止打官司。”孔子在鲁国任职期间,面对诉讼者,经常从“礼”的角度居中调和,既解决了矛盾纠纷,又让双方达成谅解,促进了社会和谐。孔子说:靠行政命令和刑罚强迫群众,老百姓只会逃避制裁,而寡廉鲜耻。用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引导大家,用制度、规矩要求百姓,大家就有廉耻心,并各安其位。孔子赞美“富而好礼者”,告诉子贡:“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在孔子看来,“礼”高于“法”。“法”是硬约束,“礼”是软约束。“礼”既能达到规范社会秩序的效果,又能避免法律制裁带来的硬伤。
四、领导不可跳到“礼”之外
鲁定公向孔子请教君臣如何相处。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只有邦君礼遇大臣,大臣才能把客观矛盾和解决方案全盘托出。是的,君臣关系的主导者是邦君,邦君礼贤下士,大臣才会毫无隐瞒,把问题及解决方案提供出来,这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堪称“君使臣以礼”的典范。
然而,君主经常高高在上蛮横无礼,这个时候,大臣就噤若寒蝉,无法“事君尽忠”,也就有人趁机用“事君尽礼”,用吮痈舐痔的谄媚来讨好君主。孔子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又说:“能够用礼让的行动治理国家,这有什么困难呢?不用礼让的行动来治理国家,要礼有什么用?”孔子的逻辑非常明确,只有最高统治者用礼约束自己,大臣才会忠于职守,邦国才会井然有序。孔子对管仲不知礼、不知俭表示遗憾。在孔子眼里,如果得遇“正而不谲”的齐桓公,就可以大兴王道,在东方重建一个周朝了。可惜,管仲虽遇其君,仅仅完成了霸道。
五、礼的内在逻辑
礼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眼里,礼的变化不仅有迹可循,而且有其内在的变化规律。“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又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给出了礼的权变原则:先从俭,再从谦,后从众。
每次改朝换代,“礼”都会由最高统治者完成顶层设计,实现一次重生,然后再由后继者不断突破“礼”的约束,以至于礼崩乐坏。周成王因为周公有勋劳,特许鲁国搞“禘”礼。后来,鲁僖公功劳大,就获得单独放置牌位的特殊待遇。所以,鲁国的“禘”祀不仅僭用天子礼,而且乱了辈分。另外,“礼”的落实过程往往出现偏差,有讲排场、走过场等倾向。孔子说:“讲究礼呀,讲究礼,难道讲究的是玉器和锦帛吗?讲究乐呀,讲究乐,难道讲究的是钟和鼓吗?”
六、世上没有相互冲突的“礼”
世上的礼有千千万,有没有相互冲突的呢?聪明善辩的宰予自以为找到了这种情况,他以“三年不为礼,礼必坏。”攻击孔子“守丧三年”之礼。宰予自以为占据真理,却忘记了生命情感才是人世间的最大真理。后来,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是的,礼只是外在的形式,其元神是“道”,其精髓是“德”,其本体是“仁”,其气质为“义”。颜渊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看看,只要时时事事都遵守“礼”,就达到了“仁”。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只要时时事事都遵守“礼”,也就达到了“道”“德”“义”。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道、德、仁、义、礼”是五位一体的关系。如果一些礼仪在时空上发生冲突,人们也都会以重要性为依据,排出顺序。
七、礼多人不怪
所谓礼多,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入太庙,每事问”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出现三次,其背后隐藏着重要秘密。孔子博学,熟知各种祭祀礼节,又肯定不止一次到太庙去,但是,他每次都向管事的人请教。这难道不是多余的吗?当然不是的。理由如下:首先,太庙是最神圣庄严的地方,“每事问”表示郑重、严谨、一丝不苟。其次,孔子不耻下问,常常“以多问寡”,表示对管事人的尊重。实际上,在太庙里,尊重专业的管事人就是尊重太庙,尊重祖先。第三,孔子当众向专业人士请教,既能够让身边的人长见识、学礼仪,也能够给管事人更多发言的机会。每当这个时候,孔子就扮演成善于提问的学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
谈了半天礼,那么,最根本的礼有哪些?《论语》中给出了三畏、三友、三乐、三愆、三戒等等。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畏,才能心中有敬,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进而加强学习,敬业乐群,完成社会化改造,活出大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