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来都是信念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因为我们说有志者事竟成,绝对能成。”
这段话是董宇辉在《开讲了》里谈及自己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从来不是英语如何学,而是为什么要学习”时的回答。
听到这句话时,确实很受触动,尤其是面对小妹的学习状态,其实也很容易找到原因,为什么她不能够持续去努力,去寻求突破,而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摆烂。
在这篇文章《孩子学习的事仅仅是我以为吗?》里已经阐述了两方面的原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学习长期看不到回馈,缺乏正向的效能感,也就很难持续推进下去。
从外部因素来看,老师和家长在引导方面的缺位,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很难生发自主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使得他们在学习这件事上更加困惑,不知所措。
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分析,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小妹缺乏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他们既有认知以及外部环境给予的回应中,对于为何要学习,往往被灌输的是一些宏大,不着边际的目标,比如找个好工作,赚大钱,吃喝不愁…
那该如何去衡量这些尺度呢?连我们内心都没有一个标准,更遑论他们。为了一些大而空的目标苦苦挣扎,那还不如享受即刻的欢愉。
此时,我们主要注意两点:
第一,这些预设的目标真的是他们想要选择的吗?
第二,这些目标现阶段可触及到吗,具不具有可实现性?
此外,现在的生活也不像以前,基本的生活需求不需要操心,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中”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虽说如此,得空了,我还是会用些空而泛的套话来激励小妹学习,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我应该如何切入这个话题,去尝试激发她学习上的内生动力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这几天有个场景一直在我脑海中反复浮现,似乎能够找到些贴切的学习缘由了。
还记得四爷的喜丧需要持续几天,有一餐是全村每户至少有一人来参加,这场面想想都热闹。这场全村的宴请中,根据关系的亲疏,除了直系,旁系,其它的同村邻里一般是主家请几个人就来几个,原则上是不能带小孩的,否则会被认为不懂事,甚至会被瞧不起,说闲话。
即便如此,这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不过多半是将宴席上的吃食多备几个碗带回去,而且多是一些老年人才会这样弄,年轻人觉得丢面子。
可在这场宴席的“夹带大军”上,我识出了一个熟悉的脸孔,可又不甚熟悉了,还有点陌生。
她的体型明显比之前大了一圈,原本清秀自然的面庞现在已然被一层厚厚的劣质粉底盖的严严实实,她侧坐在红色的塑料椅上,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倚在她的腰身附近,正夹着猪蹄往嘴里送,可能猪蹄太大,或者小女孩筷子用的还不太熟练,夹起来,掉了,又夹起来,再掉了,最终还是上手了,弄的满手满嘴的油。
这时,传菜员端来了虾子,小女孩一只手拿着猪蹄在啃,另一只手端着已经被油浸得透亮的纸碗送到女人面前,妈妈,妈妈,我要吃龙虾。
距离这段经历已经有将近三个来月了,为何在思考如何激发小妹学习自主性时,这个画面会反复出现。是的,我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我不希望小妹的生活轨迹变成这个样子,为了生活失去了基本的体面。
有人可能会说,或许她们并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她们自有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可现在不同往日了,通过便捷的通讯方式,我们可以获知各式的生活方式,自是不愿将就于此。
这么看来,这个场景是非常切近日常的,也是小妹能够亲眼看到并感触到的。我想督促她学习,相较于宏大且遥远的目标,真切,实实在在的现实压迫感可能来的更直接,这种不安能够激发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进而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