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些天的反思之后,这两天,我已经慢慢开始调整了,比如昨天,我已经完成了十公里跑步,再比如纸质书也拿起来了。
为什么要经常看书?
01,读书,活出自我
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换句话说,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周边的人,或者慢慢去被环境所改变,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
人生只有一次,活出自己的样子才是最大的成功,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与作者跨时空对话,从文字中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汲取知识养分,从而让思维得以拓宽,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因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至于人云亦云。
正如余华在《活着》中说的,“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想法。”所以,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活着,做自己就好,不必过分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更没必要因他人的评价而改变。
我们上学时学过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夜读、映雪读书等故事,他们都是通过读书,最终活出自我的典范。
02,读书,提升气质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换句话说,读书是富养自己的灵魂,读过的书哪怕内容记不得,但她依然存在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与精神的宽广中。
这种气质,无关外貌的惊艳与否,却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让人难以忘怀。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就像一本内涵丰富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与智慧。
阅读,是一场跨越超时空的旅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文化,感受多样的人生,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沉浸在书中时,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会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
在与人的交谈时,话语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独特见解,眼神中流露出的自信,让人不知不觉想要靠近,这大概便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注解。
我们所熟悉的主持人董卿,无论是主持节目时的妙语连珠,还是诗词蠢蠢欲动上的出口成章,都让人感受到她那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这种气质,是岁月与书籍共同雕琢的结果。
写在最后的话:
有人说:书是向上的阶梯,是治愈的良药,是启迪智慧的良方,是幻想心智的道法。
真正的读书,不是看书里的情节和热闹,关键在于思考。杨绛先生说:“你迷茫的原因,是因为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所以,在迷茫时就多看看书,从书中获取一些力量,再继续前行。
还有一句话这么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读书会挡住你很多出路。
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52)篇1062字,累计615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