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课程改革势必遇到与旧观念、反改革声浪的冲突;学校教育如何由“教化、训练”变“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我国教育改革中如何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应试教育使得课堂、学校、人格异化,使教育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中又产生许多困惑,主要有三个瓶颈:1.高考制度滞后;(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伴随着新课改的新的高考改革也逐步推开,这与作者当年著此文时的设想一致)2.教育力法滞后;(作者主要侧重于关注教育类相关法律的完善于增强其权威性,以及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3.教师研究滞后;(教师即课程、教师转换角色不是易事)4.此外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的制度建设缺失。
我们要坚信,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
二、新课程市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应当摒弃把教育和学习归结为训练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八次课改是分水岭,改革始终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为了达此目标,新课程改革推出了“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强化品德教育,关注人文素养,重视媒体教育,确立两种课程。
两种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种课程的共性)这两种课程基于改造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都拥有知识与经验这两种基本要素,因此在理解时不能将这两种课程人为对立;(两种课程的个性)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为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践课程打破了传统分科主义课程束缚,市我国课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正是如此,综合实践课程在本次课程改革实践中是遇到阻力最大的、开展最不均衡的课程。)
课程改革中,一般的落实过程应为“总体设计——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三个环节,在环节与环节间就存在两个落差,即第一,总体设计与课程标准的落差,作者主张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告状等方式来解决。(做好一件前人未做之事应有素质应该是:主张、倾听、宽容、妥协、分享等素养)第二,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落差,作者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即教师专业成长来解决。通过扎实的有效的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来落实新课程。
三、我国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乏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最不易之事,作者欲从课程规划、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改革来达到转变思维方式的目的。
课程规划:“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应相辅相成;由“目中无人”变“以人为本”;不能拿“不适合国情”当借口。
基础理论:应坚持社会建构主义,即知识的生成并不是单纯个人的事件,而是通过彼此之间心灵的交互作用建构的。人的学习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
课程教学:探究中心教学,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实践和空间多元化、多层化,在课堂中实践多样的个性交响。在新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事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