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个习惯?不是速成计划,也不是每月精选。而是一个关于个人与人际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你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同时也需要付出坚韧不拔的耐心。真正的成长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时间的努力耕耘,才能从这些习惯中获益。在践行7个习惯的过程如同攀登险峰,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来面对各种挑战,但一定会收获喜悦和兴奋,让生命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让生活充实而圆满。
-----------史蒂芬·柯维
写在前面
你离卓越的人生有多远?你有以下困惑和苦恼吗?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被问题击中,因为困扰我们的东西远不止如此。
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但是樊登老师说过:每一本书都解决了一个问题,一本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让我们找到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三个阶段的成长秘籍。
据《财富》杂志数据表明:
1)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都是他的受教者
2)史蒂芬·柯维的思想覆盖了全球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高达数百万人之多。
3)俄罗斯普京看过这本书后感慨:俄罗斯应该出现史蒂芬·柯维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建议每一位俄罗斯公民都应该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由此可见,这是一本绝对的经典。经典书藉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学习。每年一本经典。今天起开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学习之旅。
我会将把对7个习惯的学习、理解、践行经历持续输出,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学习7个习惯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塑造个人品格、收获个人与身心的高效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1.个人思维的局限性
导入书中故事:
有一天,一个商店经理听到手下的售货员对一个女顾客说:”己经好几个星期没有了,未来一段时间 看来也不会有。“经理听了,大吃一惊,就在女顾客出门之前赶了过去说:”会有的,马上就有了!“但顾客古怪的瞥了他一眼,便走了。经理对售货员说:“永远别对顾客说我们没有,如果当时没有,就说我们己经订了货,而且马上就会到。那么,她想要什么?”
售货员回答:“雨”
想一想,你有过多少次,像这个商店经理一样想当然地做出推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观点不相同。我们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参考系,就像我们赖以观察世界的眼镜。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在条件限制之下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的思维方式,从广义上来讲,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我人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
但又不可否认,我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如果不去了解客观事实,就会像这个商店经理一样尴尬的处境。
请记住:千万不要去评判,因为它可能是错的;千万不要去推测,因为它一定是错的。
2.思维支配和行为
我们的思维模式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得到的结果。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建立在我们的行为基础上的,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这就是思维的力量。
为了便于理解思维的力量,我将引入书里的一个小测验,请跟我一起感受一下。
请花几秒钟观察图一、图二,并仔细描述你所看到的形象:你是否看到了一位女士?她的年龄多大?长相如何?衣着如何?身份又如何?
或许你认为这位女士是个可爱的摩登女郎、鼻子小巧、时尚靓丽。
可如果我说你看走眼了,这位女士己经六七十岁,而且面带愁容、绝非模特儿、或许过马路时还需要你扶她一把,你会有何感想?
也许看了图三、图二的图示,你己经改变了你最初的印象,这的确是一位年不小的老人。
请再仔细看图二画像里的一条黑线,你是否时而看似是少妇戴的项链,时而看似是老妇人的嘴巴。这个细节就是让我们感知差异的细节,也是导致最初看到的样子。
无论你最初看到的是年轻的摩登女郎,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没有错,因为我们看到的图片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们感知的”现实“不一样。但是请注意在这里我们会有一次思维转变。
当我们认为她是个年轻的少妇时,我们自然不想扶她过街,当我们认为她是个年迈老人时,我们会因没有扶她过街,多少有些愧疚。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力量,不同的认知,让我们有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3.积极思维的力量
不出局创始人覃杰曾分享过他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嫌他写的不好,作文本上基本没写什么评语。他心想:”看来是我写的太好了,所以老师没有给建议“。
后来老师在讲台上念了写的好的学生的作文,没有他。他心想:“一定是我写的太好了,老师怕我骄傲,所以没有念我的作文“。
下课铃声响起,他一脸骄傲的托着腮帮笑着看经过他身边的老师,老师无奈的说:”覃杰,以后作文课你想干嘛就干嘛吧“。老师本来是觉得这孩子没救了,可是他却以为老师在夸他。他心想:“我已经优秀到如此地步了么,老师竟然都不管我了“。
因为有这样积极的解读,他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爱上了写作课,爱上了看书,爱上了写作,最终成就了一翻写业事业。
与此相反,我的经历却是一个反面教材,我高中时遇到一个刚毕业的高数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的生涩、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我开始讨厌老师,讨厌上高数课,我也理所当然的成了差等生。
可是我却大言不惭的把这个过错归结到老师身上,更加肆无忌惮的高数课上看课外书、搞小动作。为此我承担了没考上本科的结局。
这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不同的人生结局。
4.打破禁锢思维的牢笼
要想打破禁锢思维的牢笼,可以偿试用美国心理学家埃斯利在20世界50年代创建的ABC法则来重视决定问题的因素:
在“ABC法则”中,A代表Activating events,即诱发性事件;B代表Beliefs,即个人对A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C代表Emotional and behavioralConsequences,即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举个栗子:英语课上小明和小亮两个人交头接耳,被老师叫起来罚站。小明认为老师关心自己,罚站是为了让自己好,所以后半节课听的特别认真。而小亮则认为老师跟自己过不去,故意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所以后半节课一直在心里骂老师而憋的面红而赤。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惯性思维的奴隶,却不曾主动去调取事实,而去怨声载道,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么用勇气去改变,要么就用胸怀去接受,除了你自己,谁也“逼”不了你。假如你觉得无能为力,请不要忘记,一定有什么地方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那就是面对无法改变的世界,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多想想“ABC”法则。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态度和行为的源头,思想如同一张酒店地图,如果思想错了,态度和行为再努力,永远到达不了要去的地方。回到开篇时,那些让我们伤脑筋的烦脑,再看看思维的力量,不禁感叹思维认知的重要,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END----
因为热爱,所以热血彭拜,希望可以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为起点,一年精读一本书,诚邀有共同爱好的你,一起共读这本书。期待有机会与同等热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你,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