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有感。
压力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你希望伴侣让你快乐,而让对方感到压力;另一方面,你自己也承受着压力,因为你也必须做对方要做的“一切”。想象一下,如果需要对方满足你的一切需求,那么接下来她会怎么做?她无时无刻不在察言观色,而且还得要在你需要的时刻,给予恰如其分刚好的满足。能够满足已经很不容易,还要在意质量,这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一定得神经质了。
“如果对别人取悦我们的能力抱以太大的期望,那么失望将会是必然的结果。”
—期望不等于一定会失望,但是因为有期望所以一定会有失望,不置可否,别人取悦自己,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简言之,你没那么高高在上,歇着吧您嘞。
“期望得不到满足,一定会愤愤不平。愤恨是悲苦、不满足和失去信任的组合。”
—不知道作者为什么用悲苦这么失落的词,强行解释为悲伤、痛苦,确也是可以感同身受。失去信任,倒不是欺骗或者不相信的意思,我的理解应该是在该满足的时候却意外的没有得到满足,在这一刻你的情绪失去了我的情绪的信任。
愤恨的表现,就像小孩子一样,大人的表现也和小孩子一样,很奇怪。嗐,这个小时候我就有亲身经历,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整个人都炸毛了,现在还是会有这种表现,真是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那么,我要怎么去解决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的就愤恨的问题?
先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是否有分清期望和需求。一般情况,期望都可以是实质性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比如做什么事和别做什么事。而需求,一般可能都是情绪上的事物。而期望是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我们并不是真的要伴侣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要的是他们证明我们的价值,我们希望确认我们值得被爱。金玉良言啊同志们,默记一千遍。
既然已经分清楚期望和需求,那么再停一下,问问自己,期望是否一定非要不可?
期望这些实质性的动作做了,就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吗?或者说,因为有这样的期望,不会给到对方压力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选择放弃这种期望,转而寻求自己内心的满足,自己取悦自己。
(书里是这个意思,但是很奇怪,如果对方都满足不了自己实质性的期望和情绪的需求,那我要对方干嘛?这不是一个很容易就想到的问题?)
我也想了好久,如果认可作者的思想,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这种期望可能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件小事,而这种小事并不会因为自己放弃了,就会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对对方的爱意,完全是自己一时兴起,而这种兴起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不恰当的时机下发生,对方也可能措手不及,这时愤恨就很没有必要,而且可能会损坏亲密关系。
因为自己取悦自己,不是对方什么事都不能为你做,不是忽视对方的存在。是另一种保护,不会因为自己的愤恨影响到对方的情绪,从而自己可以更放心大胆的去爱对方,取悦自己的时候,也爱了对方,而且对方接受没有压力的爱时,也会如沐春风。这应该就是作者向内求的意义吧。
以下是作者的原话:
“当放弃一项需求时,我们便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而宇宙中是不容许有空洞存在的,所以我们心中的空间将会被爱所填满”
和我理解的应该是同样的意思。
这也许就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