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第43、44页。
重视"行动"成效体验,而不以"解释"来产生顿悟。在一般咨询中,当事人常常疑惑于事件在他们生命中的意义。此时,咨询师会提供一个解释架构让当事人去思考。解释技巧意图超越当事人所描叙或承认的陈述,而给予当事人一个新的定义或架构,以促进当事人以新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想法、行为、感觉以及问题而产生顿悟。
然而,SFBT咨询师并不使用一般咨询技巧中所强调的解释技巧。因为它强调落实"当事人才是专家"的原则,不以咨询师语言来诠释当事人的故事,以能真正同理与理解的精神,有时,解释会对某些当事人产生暗示的作用,反而误导了当事人主观感受或意义诠释。SFBT,看重当事人的知觉,包括其谈论别人的问题,所以乃采取了与其他学派不同的角度与观念,而出现不同的态度,即使于其他学派一样会将晤谈焦点转至当事人身上。会尊重当事人期待别人改变的知觉,但不会过度解释其是否为当事人的焦虑或防御机制,反而视这样期待为当事人目前如何看待他们生活方式的表征,转移焦点的方式,即是运用提问问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引导当事人将焦点回到自己身上,在探索当事人生活中的例外资源以及期待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改变之后,会将晤谈对话朝向"有效行动"移动,并开始邀请当事人思考与如何落实拥有美好未来的选择与努力。SFBT并不会停留于问题成因的分析而寻求解释顿悟,他坚信当事人知觉转变应由他自己本身来创造,顿悟并非一定要发生在行动之前。咨询师是会和配合当事人可以接受以及愿意的前进速度,来温和推进行动的产生,特别是会邀请当事人"多做有效之处"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