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格好像自打出生起就被打上了“内向者”的标签。
常听姥姥提起我小时候的趣事,有一件我记得特别清楚,她说那会儿我还不会走路,大人去地里干活没法带着我,就把我放在床上自己玩,大人干完活回来我仍在床上不哭不闹的自己玩着。
姥姥讲的时候我总持怀疑态度,哪有这样的小孩,但看看一旁妈妈和姨姨的表情,就可以推定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我带着这个标签,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我希望我勇敢无畏却常常逃脱不了自卑、怯懦、敏感的魔爪。
如果你同我一样,也被自己或者周围人打着“内向者”的标签,那么如何使自己温柔强大呢?如何和自己的自卑、怯懦、敏感温暖相拥呢?如何做到不讨好、不从众、不迎合呢?如何才能认可自己,活得酣畅淋漓呢?
我们所有的疑问都会从《内向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中得到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帕特里克·金,国际畅销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社交互动教练,曾登上过各大知名杂志。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不合群的人,在其社交社会历经了焦虑、暴食、懈怠等过程。在挣扎多年后,他发现自己的内向、不合群也是优势,并总结精炼了自己的生存策略。
01 撕掉内向者标签,关注社交电池
《内向一点儿,不好吗?》开篇就提到“社交电池”一说,这种说法既新鲜又形象,其实被人贴上内向者或外向者标签,只是由于我们忽略了社交电池及其运作的原理。
每个人都有一块社交电池,但不是所有的电池都是被平等的创造出来,再者就是不同电池充电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比如我们把一个极其喜欢热闹的人隔离在家,那他一定倍感煎熬,此时他的社交电池量定要骤然下跌,但换做一个喜爱安静的人就大不相同了,他会平静而欣喜,那么他的社交电池量一定成倍增加。
过度的去注意“内向者”这个标签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封闭自我,触发内心的敏感元,从而自我怀疑,导致极度不自信。
所以,洒脱的撕掉“内向者”标签,关注自身的社交精力值,精力值不足了及时补充就好了。
02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发挥内向者优势
有内向就有外向,道德经中也写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一种性格而已。
韦神以一段拿着装矿泉水瓶的开水和俩馒头的采访视频在互联网出圈,他低调的行事风格和他高智商的数学思维形成鲜明反差。
没有人斥责他不够热情,也没有人嘲笑他简朴的生活作风,大家都被韦神的才华所折服。有谁敢说成就这份才华,他内向的性格没有半点功劳呢?
内向者更加高产,他们不需要聚光灯,会保持精力集中,且很乐意在幕后工作。正因为内向者更加高效和高产,科技的进步更偏爱内向者。
03 技巧性应对社交,让自己更从容
历史上内向者的成功人士数不胜数,如比尔盖茨、林肯、爱因斯坦、赫本、乔布斯等,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他们并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频繁地沉湎于自己的内向型的需要中,他们都找到了明智的、有效的方式来为社交电池充电。
书中详细讲解了内向者也能轻松驾驭的几个小技巧:4:1提问、闪电战对话、二十问游戏、两个清单、精力支出行程表。
就拿4:1提问来说,内向者由被动变主动,主动提出问题,保存社交电池的电量。不管别人如何回应,都要问他们四个问题,然后再分享与自己有关的事。
我想该有人问“提不出问题怎么办?”,没关系,提问也是可以有模板的。具体问题是有关某个话题的具体细节和构成部分的问题。宽泛问题是缩小一个话题并试着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的问题。
具体的可操作的技巧让社交变得有迹可循,当我们在社交电池量不足的情况下,社交小技巧定能让内向者更加从容,让社交变得更加畅快。
写在最后:
即使你的社交电池容量很低也没关系,不要让这个标签将你变成社交隐士,试着跳出舒适区,学习生存与聚会技巧,走出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交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