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的人不会超过10%,心理困扰比较多,心理问题是很少的。企业招人都已经筛选过了。更多的是生活困扰需要梳导。
心理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企业要做好预防。科普心理学知识,教育、培训。
EAP有6个主要模块,咨询:热线、驻场、网络;测评:访谈调研、问卷测评、仪器评估;培训:科普讲座、技能提升、团体辅导;宣传:多种形式及多种主题的
空间建设:不同面积的、不同主题 的
内部队伍建设(不同职能)
职工情绪管理方面的咨询较多,了解后发现亲子关系问题很多;咨询中难的是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匹配度
视频咨询和面对面也是没法比,视频咨询有时会分散注意力,有时是干扰,使咨询师跳出咨询场景。想想来访开车一个小时,来到你的工作室,再开车回去,花时间长来访者好的可能就多很多(安慰剂效应)
咨询师到企业去咨询,隐私的保护差,去的人少,一般都不聊深入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是生活困扰,咨询效果受场域的影响。
制定访谈: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分为个体访谈 ; 团体焦点访谈, 专家小组访谈,
一般5分钟初步交谈,再开始个10分钟的来访抒发情绪,初步有个了解,来访抱怨;15-20分钟是没干正事的,接下来30分钟才是有效的收集信息时间,我们需要设置个提纲,提纲一般是半结构式,抛出问题,在范围的回答就行。
个体访谈后,觉得信息收集的差不多了,想更多的收集信息,就要开始团体焦点访谈了。人数在10-15人以内,时长在2个小时,问题放在3-5个问题,一般3个问题更好。
3个问题直接打到屏上,直接告诉被访者,我们的目的,针对这几个问题你来回应一下
即使前面有人谈到的点,有频次的考虑,就说;若只收信息,就可以不说了。
一场培训能达到的目的,就是科普,提升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就行了。
培训的时长不要超过2个小时,超过2个小时要中间休息,再次控场就难;
确定主题,如压力管理,要讲那几个点,3-5个点足够,一般3个点,最后形成3句话。每个点,花多长时间;不要按时间安排,按时间段安排。
讲明白3个点,如第一个点安排6个时段,第一个时段要讲明白啥,第二个时段要讲明白啥,那一段时加案例,那一段测试,那一段加视频播放的。
一场2小时的培训,要做多少张PPT,差不多心中也有数了。一个时段可能是几张PPT,但在我们大脑里他是一张PPT,就好讲了。
安排一个主题 ,3天的培训课程,几个专家各讲一块,撮合成一场培训,招个几十人。
测量问卷有三本书很好用,直接拿来用即可。
测评前一定要搞明白领导的意图,否则耗费大量功最后测出来的不是领导要的,测完了没法补。
最近收获很大,慢慢践行,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