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偶尔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沟通。
比如生气或者争论的时候,自喉咙发出的声音容易在一个我们难以察觉的节点开始,越来越大,仿佛这样的嘶吼可以让我们在争论中占据上风。我们企图通过这种嘶吼战术强制对方服从,就像要将对方吞进自己的肚子里一般。
你会嘶吼战术,可是对方也会呐喊大法呀!然后两个人的声音,这一个高过那一个;那一个不甘落后,音量又再高回这一个。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之间的心灵距离也越来越大。这种运用大音量战术的沟通大战,没有胜利者,有的只是两败俱伤。
回想对话的开始,我们是想着和对方就事论事,理性讨论的呀,可是怎么就走到了这样的结局。高难度的人际沟通,到底如何做才是好?
迈克•贝克特尔的这本《高难度对话》,也许能解答这个问题。迈克•贝克特尔曾经写过一本《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告诉我们内向者如何与人沟通。这本写满沟通策略的《高难度对话》,可以说是进阶版的《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迈克•贝克特尔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有多年大学及政府部门的从业经验,现任富兰克林科威公司(Franklin Covey,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Stephen R. Covey博士创建)高级培训顾问,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进行过2500多场研讨会形式的讲座。他写的的这本《高难度对话》,里面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的前提,再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谈话技巧,最后提醒了我们保持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互相看重对方作为人的真正价值,这是我认为整本书中最有分量的观点。它是保持健康人际关系的“心法”。只有当我们承认对方和自己有着同样作为人的价值,把对方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尊重与善待才有可能发生。
当然,如果能掌握好迈克•贝克特尔给出的这些“技法”——沟通技巧,相信我们在应对高难度的人际沟通难题会更加轻松一些。
人们通过对话彼此交换信息,或是推进事情的发展。健康的对话一般是言语平和、情绪稳定的。但是,就像《高难度对话》里面提到的,我们的身体长大了,心里却住着一个来不及长大的小孩。所以我们在生气争辩的时候会以大声吼叫的方式压制对方,在无法兑现承诺的时候会装聋作哑逃避现实,在洋洋自得的时候会夸夸其谈不顾对方感受……
那么应该怎样去调教好这个小孩,让我们得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际交流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三个重要要素:意愿、时间、耐心。
意愿
迈克•贝克特尔认为,当我们和别人沟通时,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换一种视角,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明白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当我们能够更多了解对方切身处境的时候,通常也会更理解对方的立场。所以,为什么我们会说“理解万岁”?因为有理解就有和谐,有理解就有包容。
迈克•贝克特尔提醒我们,在无法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人们容易会对事实的欠缺部分进行脑补想象。例如陷入热恋刚开始约会的男男女女,他们就应该深有体会吧?对方回个短信慢了点儿,自己都会为对方的行为脑补出一百种可能的解释。话说回来,因为无法面对面沟通,所以我们很难判断对方的真实反映。因此越是严峻的形势,就越需要我们面对面沟通,才不容易误事。
时间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将自己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处理事情的时候,自然是希望越能够雷厉风行地快速解决越好。但是,在处理重要的人际关系时,却不能一味只追求效率。因为这个时候,你面对的不是冰冷冷的产品或项目,而是一个感情复杂多端活生生的人。
耐心
当对话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慢下来,摸摸住在你我内心的那个小孩。在争论中保持对对方的尊重,用眼睛去观察对方的态度、用心聆听对方的言外之意,那么就有机会展开一场实事求是的、健康的对话。这些都需要耐心的付出。
有了前面的三个前提,人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至于如何进行接下来高难度的对话,作者也给出了一些谈话技巧与注意事项。
比如,在倾听的时候,不要在别人整理思路时打断对方。如果有不理解的东西,要请对方及时解释。不时总结对方说过的话。
又比如,在开口说话时,关注别人的反应。与其揣测对方的想法,不如直接提问。在对方没有明确表示不理解的前提下,没必要做过多解释。 再比如,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重视他们,即使我们不认可他们的言行。同时表明我们自身的需求,别让别人猜测需求。
这些谈话技巧与注意事项,可以说都是对日常生活非常实用的。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此书,对照自身,看看自己平时的做法是否有可改进之处。
迈克•贝克特尔在最后提醒我们,我们很容易忽略家人,认为他们的陪伴是理所当然的。要打造有效的家庭关系,关键在于要把家人放在心上。
每个人都像是孤立的一座岛屿,沟通就是岛屿和岛屿之间的小木筏。我们可以借助这小木筏,通往对方的心灵岛屿。
健康、有效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读完这本《高难度对话》,希望我们都能在沟通中可以做到心中有他人,脑中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