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认真学习了臧校长推荐的《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二十大关于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新任务》一文,这篇文章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在某词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同志,谈及教育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值得所有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同志认真体会。
一、文章摘要:
01、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针对建设教育强国的问题,王文湛司长指明教育强国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符合中国国情;第二,具有世界水平;第三,既要有规模,更要有质量。
02、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王文湛司长指明:教育有关的各个机构的总和叫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课程教材体系、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教育科研教研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设备与经费保证体系、社会教育环境体系八个子体系。
0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更好教育期盼的重要途径。王文湛司长强调,具有以下“五个一”就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办好每所学校;二是教育好每个学生;三是宣传好每位家长;四是发挥每位老师的作用,调动每位老师的积极性;五是让每位家长放心。
0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王司长指出,这三点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明白其内涵以及三者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是最根本的概念,是第一位的、根本的、总的指导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05、发展高质量教育
谈及教育质量问题,王文湛司长从六个方面阐述他对于质量的理解。首先,质量应包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第二,质量要求宏观质量,不能只培养尖子学生,歧视中差生。第三,检查质量的最终标准和最高标准是社会实践。第四,提高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五,基础教育要一手抓95%以上学生的质量,另一手抓2%-5%的尖子学生质量。第六,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是打基础,人才的培养最终靠高等教育,靠工作岗位。
06、二十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五个新的理念
第一,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结合;第二,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第三,育人的根本在立德;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第五,新的提法--推进教育数字化。
07、王文湛谈如何做校长
一,校长强则学校强。二,校长应当是教育家,应当是读书人,应当是创业者,应当是老师和学生的贴心人。三,校长要有“四五六”,即对老师要“四处”-念其好处,帮其难处,看其长处,宽其短处;自身要有“五个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宏观决策能力、量才录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要明确“六个更重要”-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事比做官更重要,公心比热心更重要,学问比学历更重要,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二、幸福培育的使命: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叙写乡镇基础教育样本
培育小学五年级孩子读的《大学》之中,有一句话叫“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它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意思是说,南山之巅,那一两块岩石的位置是那样的显赫、紧要,作为周太师的尹又何尝不是如此,天下之民像仰望那块位置显赫、紧要的石头一样看着你。我们处在哪里,我们有什么作用,处在这个历史方位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这一切,是在我们自己真正有了相应的意识之后,才真正具备意义的。换言之,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先在自己心中显赫和紧要起来,而后才真正发挥出那样的意义和价值的。
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识,中国都将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知,我们所教的学生,都将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内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知,都将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乡镇基础教育样本的叙写者,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缔造者和贡献者。每一个日子,都因为我们对之无所觉察而蒙昧混沌;每一个日子,又都因为我们对之的憧憬和奋斗而熠熠生辉。
一直以来,选择“新生命教育”作为办学理念的培育小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发扬和坚持。
1、持续践行“开放资源、和谐生态、成人成事、发展自觉”的新生命教育办学理念;
2、持续推动“让更多大的人走进学校,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让更多的人享受学习”的办学实践;
3、持续用具体的事儿,把师生、家长卷入进来,办“我们的学校”。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学校办成“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
4、持续以“深耕”和“厚植”凸显乡镇教育特有的魅力和味道,创新、创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乡镇教育样本。
5、持续以“美好教育”为指针,以国家中心城市地域坐标下的高质量乡镇教育品牌学校为基本定位,用“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新生命教育实践回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持续以“新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发展五大指标——“高质量、名品牌、优服务、真创新、深开放”为指导,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力构建“办学规范、五育并举、全面育人、队伍精良、轻负高质、社会满意”的高质量学校,建设全国基础教育乡镇名校。
7、持续培养“品德高尚、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兴趣广泛、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的高品质学生,持续深化“有底蕴会做人、有特长会生活、有涵养会共处、有担当会做事、有抱负会创新”的毕业生形象。
8、持续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设置、完善信息公示栏,公告校务信息,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建立问题协商机制,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有效化解相关矛盾。率先建成代表全体教职工集体意志的学校。
老师们,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实践新生命教育的路上,关键靠教师,关键靠全体教职工共同缔造的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未来,真正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教育一定依凭这样一支有觉悟的教师队伍。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要有:
1、坚持与坚守的精神
上个世纪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一大批乡镇教育工作者的坚持与坚守,创造了中国乡镇教育的独特精彩。今天,我们有责任延续这种精神与精彩,让坚持与坚守成为中国乡镇教育的精神脊梁。
2、“熟教育”的视角
乡镇教育要坚持抱定“熟教育”的视角,要坚信自己身上也有外人可以切实感受的“风韵”,独立思考不跟风,“小而美”是乡镇教育的“风韵”,“深耕”“厚植”更是乡镇教育的“风韵”。乡镇教育人要学会用成熟园丁的心态看待教育的收成。“熟教育”的视角,就是笃定地在自己的田地里耕作,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把“扎根中国大地”这件事儿做到极致,把遵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件事做到极致。有自己的半亩方塘,有预期内的保底收成,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投入与奋斗,有“熟教育”的视角与思路,剩下的便是静待花开了。
3、“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的教育定位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大、最深的传统是关注人——着眼于人,关注人的发展。乡镇教育要坚持这个传统,要有“成人成事,发展自觉”的意识。什么状况下下,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成人成事,发展自觉”,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推动乡镇教育发展。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师生、家长卷入进来,办“我们的学校”。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学校办成“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一是坚持做事,坚持在“做的哲学”基础上做事。做——坚持做——坚持系统地做——坚持系统地做成日生日长的生态;二是坚持卷入更多的师生家长,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一群人,一件事儿,成功的概率一定会更大一些。三是聚焦在“我们的学校”的前提下做事,办“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充分洞察、发现师生家长的内在需求。这是乡镇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一条密道。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既是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克难攻坚,更是通过党的组织优势团结与带领全部的师生、家长集中力量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
“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不是哪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也不是拍脑袋凭空虚构出的一个精神状态,而是一切觉悟了教育工作者,一切内源性发展动力被激发的新生命共同创造的一种荣耀,一种“在岗位上站成一面旗帜”的荣耀,一种“我骄傲,我是新生命,我是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荣耀。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最好的培育,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我们,以每一个的精彩,贡献生命的独特精神,共建属于我们的“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共同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叙写乡镇基础教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