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习积极发生

让学习真实积极发生,为什么选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中找到依据。

【语文课程的性质]

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地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所以任何的学习我们都要去追求积极而有情趣。

这也是我一贯以来的主张和追求。重点向各位汇报让学习真实积极发声的12条建议。

第一条就是设置高质量的问题群

所谓问题群,一定是包含主问题,还有子问题。主问题首先要真实,然后要具备领导力和探究性。老师们,一堂课问题不是越多越好,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堂课能够问50个问题、60个问题而沾沾自喜。我们要倒过来思考,如果一堂课你只提出了1~2个问题,而我们的孩子在1~2个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有效的开展探究和学习,那才是高手。所以,我们要善于提出具备真实性、领导力和探究性的问题。为了主问题更好的解决,所以我们也会设置若干个指向主问题的子问题,所以子问题它有什么特性,就是向心性。

举例《狼牙山五壮士》主问题就一个,: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士情怀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老师的预判,学生在解决主问题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所以我们设置了四个子问题1.在顶峰歼敌的战斗中,最能表现五壮士英雄本色的举动是什么? 2.课文是怎么把五壮士“用石头砸”写具体的?3.五壮士是带着什么情感壮烈跳崖的? 4.如果是自己的枪,砸吗?为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第4个子问题。果然在课堂当中就遇到了。因为有一个男孩说老师,我从五壮士跳崖前把从日寇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这个举动当中,可以感受到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士情怀。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想偏了,我说那如果这个枪是我们自己的砸吗?孩子第一反应,那不砸的,为什么?因为从小接受要爱护公共财务这样的教育。我说是吗?真不砸吗?好,孩子们顿悟了,因为五壮士知道自己快要牺牲了,他们不想让日寇再拿着武器去残害我们的同胞和百姓。不论是谁造的,都是要砸掉的,这就是就是壮士情怀和英雄本色,这就是子问题和主问题的一种关系。

再看《景阳冈》,主问题就一个,施耐庵是如何体现武松的智勇双全?【子问题】1.“闪”换成“躲”好不好?为什么? 2.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让武松打折了哨棒? 3.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施耐庵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刻画老虎? 4.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武松喝酒?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如何读深读透,那需要用问题去激励,比如说第一个。上过这篇课文的老师都知道,孩子们一定会关注到武松的三闪。那怎么能理解更加的深入呢?就用第一个子问题去解决。闪的近义词就是躲,躲闪躲闪,意思差不多。那为什么施耐庵用闪而不用躲呢?那这个问题就是很有价值啊,还有第三个问题:施耐庵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来刻画老虎呢?因为我在课堂当中发现,因为孩子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研究武松,所以他们只盯着描写武松的语段在研究,而忽略了老虎。于是课堂当中,我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来点拨引领,我说孩子们,大明老师也打过老虎,你们信吗?当然不信,我说有图有真相,我就呈现了一张我打老虎的照片。用这样的方式来点醒孩子,让他们明白施耐庵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把老虎刻画的越凶猛,就越能衬托武松的智勇双全,这就是侧面烘托。

第二条策略和建议是设置高质量的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应具备:情境性、真实性、综合性、激励性、探究性。

【真实的情境]学生要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 所需的情境;是生活世界中“真实问题(任务)情境,情境可以虚拟,但问题(任务)必须是真实的。

[情境任务的分类]

大情境:以主题单元为依托的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情境;

小情境:以单篇课文为依托的贯穿整篇课文(或局部)学习的情境。

【大情境】六上第八单元:举办“印象鲁迅”展

【起始阶段】初识鲁迅,明确任务

任务一:完成“印象鲁迅展”的框架设计(1课时):结合单元篇章页及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概览,讨论、确定展览的板块架构;

任务二:完成展览的前言部分(1课时):结合本单元大致内容以及

学生自主收集的信息,完成“前言”部分布展。

【实施阶段]走近鲁迅,逐步布展

任务三:完成“鲁迅经典作品”展(5课时):结合《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等文本的学习,完成布展;

任务四:完成“他人眼中的鲁迅”展(2课时):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文本的学习,完成布展;

任务五:完成“我眼中的鲁迅”展(3课时):结合习作《我眼中的鲁迅》,通过指导、评改、誊抄,完成布展。

任务六:完成“鲁迅经典名言”书法作品展(1课时):结合《语文园地》“书法提示”“日积月累”的学习,完成布展。

【总结阶段】怀念鲁迅,举办展览

任务七:装饰美化,完善布展(1课时):体现“跨学科”理念,从多个维度装饰美化,完成全面布展。

任务八:参观展览,总纸评价(1课时):借助评价量表,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小情境】《“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

【情境任务】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站在领

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将发表一段获奖感言,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着替巴迪完成获奖感言。获奖感言一般是用来表达谢意的,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他在获奖感言中应当感谢谁?

经过探究,最后得出结论,首先要感谢父母,感谢父亲的提醒,感谢母亲的鼓励,还要感谢自己。因为他谨慎的把握着生活的小船,没有被母亲的表扬弄得飘飘然,也没有被父亲的批评而搞得丧失信心,最后终于抵达了胜利的彼岸。感谢谁弄清楚了,那怎么感谢,感谢的词怎么来组织,孩子们就是在这个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去积极的学习。

今天呈现《我们家的男子汉》【情境任务】可以为小男孩颁什么奖?

《庐山云雾》【情境任务】为庐山云雾制作音乐风光解说片

《景阳冈》【情境任务】为武松设计《自荐表》

关于学习情境的认识误区,大家要认识清楚,无情境不教学,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在有很多老师只教公开课,首先考虑的是我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因为这篇课文很适合创设一个什么情景。我想这样想太累。如果每堂课都要情境,那老师的负担就太重了。情境不强求,不迁就,不流于形式,可遇不可求,宁缺毋滥。

三、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皮尔士]探究始于怀疑,止于信念;一旦出现怀疑,心智最自然的渴望便是逃离怀疑,重获信念,由怀疑的刺激引发的重获信念的努力过程,就是探究;

[爱因斯坦]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关键点]落实好“机会保障+方法指导”

当孩子自己提出了问题,那一定就点燃了他探究的积极性。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都都爱打听包打听,东打听西打听,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疑虑,一旦得到了答案,他的心就稳定下来。千方百计给足机会,教给孩子提出好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一条策略一定可以让学习积极发生。所以我们要落实好机会保障,就是要给孩子提问质疑的机会,第二个就是方法指导。今天我在课堂当中也落实了这一点,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同时也点拨了方法,抓住课题当中的关键词进行提问。有一次听一位老师讲《黄山奇石》。老师也有这个意识,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来质疑。有两个孩子提出了问题,第一个孩子说老师黄山在哪里?第二个孩子说老师黄山为什么会有奇石的?显然,这两个问题都不是老师事先预设的。老师一下子慌了神,但是他也没经验,他硬着头皮说,感谢这两个孩子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那有什么方式可以去点拨,黄山奇石四个字当中最关键的字是哪个字?那一定是奇。锁定这个最关键的字,然后再针对关键字提问,一定可以提出那个问题。孩子提的那两个问题,一定是真实的问题。特别是黄山上为什么会有奇石的这个问题,很真实,也很有研究的价值,但是它不是我们语文课要去关注的问题,它是地理学家要关注的问题。我们语文课要关注的问题一定是课文如何体现黄山石头的奇或者说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交给孩子提出好问题的方法,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句。比如说《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能提出好问题。首先,美好的境界指什么?为什么这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出来?为什么要加上往往两个字?这三个问题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四、充分保障学生的思辩权、评价权

教师控制话语权,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积极让学生参与评价----你觉得怎么样? 你认为对吗?你怎么看?你有什么建议?为什么?

当学生抛出学习成果之后,老师不要急着评价,有的老师衔接的很快,真不错,非常好,那就失去了机会。当A同学抛出答案,你请B同学评价A同学刚才说的怎么样?你也可以请C同学评价评价A同学说的怎么样,你还可以请D同学,评价刚才B同学C同学评价对A同学的评价样?我想无非就是表达一个意思,就是积极的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当中来,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抓的教学评一体化中非常有必要的一种策略。朗读、讲故事、片段描写等都可以让孩子评价,当然前提你要先把评价的标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清晰的评价标准积极参与到评价中。

五、创建基于独立学习的“合作场”

独立学习--让学习真实、充分发生;

合作学习--让学生有获得感、成就感;要避免独立型、竞争性、依赖性的假性合作,小组伙伴之间确立“依存型”关系。每个孩子带着初步的学习成果参与到小组内的交流、分享、讨论。这就叫什么集思广益,使学习成果更加的丰满。小组交流的时候,大家轮流在一个更小的学习共同体里面,把自己的观点又锤炼了一遍。在全班分享的时候,他就更加自信,更加流畅,更加具有感染力。

六、形成正确的错误观。

真实的学习,无非就是12个字,积极试错、大度容错、巧妙纠错。学习一定是伴随错误而发生的。当下有很多很多的课看上去行云流水,孩子们在课堂当中几乎没有错误,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孩子们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我觉得这才是有问题。什么叫积极试错?在我看来,幼儿园的孩子,试错的积极性非常高。当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连成人都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一般说来,他不会回答我不知道。他一定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你一个答案,也不管正确与否,这就是试错。七、积极引发“顿悟”

学生在学习上最大的快乐源于顿悟,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不对、不达、不同、不同之处加以点拨引领。

学生在课堂上的快乐有两种,一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的,另外一种更深层次的快乐一定是源于恍然大悟。课堂当中有顿悟,孩子们的眼睛就会发光,课堂上能听到孩子“对对对”这样的声音的时候,就是顿悟。

再说刚才的《景阳冈》,大明老师也打过老虎,你们信吗?孩子们当然不信,我说有图有真相。出示图片,你们觉得大明老师英勇吗?学生马上反应,这有什么英勇啊?因为你打的是纸老虎,我马上抓住反击,你们明白什么了?我们不能只盯武松,还得盯老虎,因为施耐庵心里很清楚,把老虎刻画得越凶猛,就越能衬托武松的智勇双全,这种写法就叫侧面衬托,这就是引发顿悟。

八、看见学习和思维

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会等待,让思辨的子“子弹”多飞一会,看见学习、看见思维。

思维本不可见,但是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它可视化,只有思维的可视化,我们才能去评价。怎么样才能让思维可视,就是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还原思维过程。这一点数学比语文做得好。我们听数学课,数学老师请孩子们做应用题,学生解答出来了,老师一定不会这样来评价,正确,请坐。一定会说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这就是用语言去还原思维过程。当孩子把一个重要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用语言去还原他刚才的思维过程。这一步很有价值,让思维可视化,让所有的学生都看见思维,看见学习。

九、把握好学习目标的科学、适切

不让孩子随随便便成功;风雨之后的彩虹才更绚烂;奋力跳一跳摘到的桃子更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十、开好“课中会

课中会是促进探究和思辩的有效载体;

开好“辩论会、讨论会、演讲会、朗诵会、鉴赏会、发布会”……让学习积极而有情趣地发生。《我们家的男子汉》辩论会;《田忌赛马》意念中的现场直播会;《匆匆》朗诵会、成果发布会。值得语文开的课会。《田忌赛马》可以进行意念中的现场直播,要把这个双方比赛这个马的出场顺序要说的非常非常清楚。我们可以怎么去激励?A同学解说完了用了1分半钟,不错,他很流畅,B同学非常流畅清晰的解说,他只用了1分钟,说明他语速很快,很流畅,更值得点赞。《匆匆》举办比较阅读成果发布会,和歌词时间去哪了拿出来比较阅读,就能发现一篇散文一篇是歌词,它的共同点是什么?它的不同点是什么?

十一、打造优秀的课堂文化

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心让人,打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我有两句话说的最多,第一句上好每一堂课是最大的师德,因为课比天大;第二句把学生当做心上人是最大的师德。在座各位都有自己的心上人,我们回顾一下心上人的情感是不是这样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些歌词也是可以诠释的,如果你班里有学生3天作业不交,你还微笑的面对,说明你已经把他当做心上人了。

我很喜欢行走校园,行走校园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学生之美。我每次行走校园,口袋里一定会带着这张奖励积分卡。我看到有学生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奖给他一张。我看到有一个孩子在转角遇到书那边专注阅读,给他一张。只要集满5张就可以得到我的奖品。

十二、读懂儿童、呵护儿童、敬畏儿童

儿童哲学三层内涵:为儿童提供哲学教育、陪伴儿童在生活中探究大问题、通过儿童进行儿童和童年的研究;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思维的独特性。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给大人说,我的眼睛很大,可以装得下高山,装得下草地,装得下天空,装得海洋。我的眼睛也小,小到壮不下两滴眼泪,这就是哲学,也是诗。遗憾的是,这样的哲学家和诗人,一二年级很多,三四年级死了一部分,五六年级基本死光了。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因为我经常听到老师或者家长说这样的话,你都五年级了,你怎么还那么幼稚?你六年级了,你怎么还那么单纯?老师们幼稚和单纯不好吗?

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要对自己的课进行复盘。一复盘一反思,一总结,就有经验了;一反思,一提炼,一概括,经验教训就来,策略其实都是这样来的,每一个老师要自信,都可以形成教学的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