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到冬天就会四肢冰凉,恨不得裹着被子,或者抱着炉子,这种体质到底能不能改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类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喜欢晒太阳,总担心自己被晒黑,有没有被我说中?
为什么提倡晒太阳
中医一般都会提倡适度晒太阳,阳光是自然当中重要的阳气来源,对人体健康有独特的调理作用。
1. 补益阳气,驱散寒湿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当中这样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光对应人体的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改善阳虚体质(如怕冷、手脚冰凉、乏力)。
驱散体内寒湿邪气,缓解关节疼痛(如风湿痹症)。
2. 调和气血,畅通经络
阳光能促进气血运行,尤其适合气血不足、面色苍白、易疲劳的人。
中医认为“背为阳”,晒背部(督脉、膀胱经)可激发经络阳气,调节脏腑功能。
3. 增强免疫力,防病养生
阳气足则卫外固表(抵御外邪),减少感冒等外感病。
儿童适当晒太阳有助于预防“五迟五软”(发育迟缓,与先天肾阳不足相关)。
晒太阳的建议与方法
最佳时间
春夏养阳的季节:夏季一般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避开正午暴晒)。
重点部位
晒背:背部有督脉(“阳脉之海”),是最佳部位。
晒头顶:头为“诸阳之会”,百会穴可吸收阳气(但避免长时间暴晒)。
手脚:改善末梢循环。
普通人:每次20-30分钟,以温暖舒适为度。
体弱者: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
怕晒黑就艾灸
《扁鹊心书》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艾灸的独特优势
双向调节:同一穴位对不同体质可产生不同效果,这是很多受益体验过的反馈。
中医认为,艾灸是“调动人体自愈力”的绿色疗法,合理使用可标本兼治,但需辨证施灸,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