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目标回顾:1.完成298带班,打造MVP教练团队。量化:培养2位主教练。2.确保6.0践行主题落地执行,建立闭环系统。3.完成pathway的2场演讲。
目标完成情况:
1.298顺利毕业,感谢教练团一起共创了新标准带班流程下的“巅峰”。金玉教练邀请我在总部教练会上分享带班经验,逐字稿和PPT已就位,分享的主题叫做《如何打造一个MVP团队》。助教中小梅教练即将接手305期北京班的统筹助教。
2.6.0的践行主题是“找出并聚焦三只青蛙”,开启死党跟踪制。这个90天制度严格,大家达成共识之后,执行得比较顺畅。我自己在90天吃了244只青蛙,基本都是围绕效能、工作,还有头马的演讲。所以在这效能方面成效显著,工作方面完成了网站的搭建也是一个大工程。在跟踪闭环系统方面没有执行得太好。
【反思】原因有二:一是对每天三只青蛙的界定没有那么明确,基本是自己找自己吃。有时候可能是随便找,如果死党没有跟进就过去了。二是遇到过年和疫情,2月的青蛙质量不高。
【下一步】7.0经过讨论,大家希望深度践行三只青蛙,每天除了找出三只青蛙,还要在当天检视自己青蛙完成情况,及时复盘和调整。
3.从1月开始走pathways,完成了两场演讲。计划每个月一场,因为2月份疫情关系没有做演讲,3月将会完成两场。
二、6.0主要收获:
【时间管理教练】这个90天同时完成了90天的带班,收获主要有三点。
一、改变思维。回顾以往带组经历,从来没有在带组前仔细规划过我要把这个组带成一个什么样子?带组前也没有任何准备,完全凭借主教练的指示来工作。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也没有主动思考。在278和291带组期间,稍稍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可是没有一个价值观支撑,只是个人意愿。在298成班之初,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两个KPI:
1.打造MVP教练团队。如何衡量?培养两位主教练。
2.让组长到组委到组员学会一种工具,养成一个习惯、拿到一个结果。首先两个时间管理必备神器:日历和清单。日历用来帮我们的找出重要事件,清单用来管理项目事件,日刻用来记录反思日记,1 Focus用来记录时间规律。还有更多的软件,比如开会神器:腾讯会议,共享文件神器:石墨文档。担任了组委的打卡委员们甚至还学会了设计海报。
90天我们298的平均打卡率是99.1%,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已经养成了早起打卡的习惯。还有的同学不仅养成了早起习惯,还养成了运动、阅读、写日记的习惯。
班级104名同学拿到了结业证书,其中101名在车同学,3名如意组的同学。6个小组获得优秀小组,10名同学获得优秀精进个人,31名同学获得作业双冠星称号,10名同学获得作业全勤智多星。59名同学获得极速蜗牛成长奖。
二、形成自己的带班系统。在【成班前】【成班中】【毕业后】三个阶段分别有重点任务,确保自己充分沟通、指令清晰、检查结果。
三、及时反思。我坚持复盘的习惯,完成了12次锦囊班会复盘、12次组长会复盘,及时调整方法和策略,确保带班方向不跑偏。【优化】和白金组的沟通还有待加强,固有思维是他们不需要太多沟通,导致这个组几乎是0沟通,最后的践行结果也是不理想的。
【6.0践行】这个90天的践行相对其它90天更有系统性。一是从主题设计来说,更聚焦自己的问题,给自己做减法,先重点关注青蛙。二是从践行管理来说,我们从关注事慢慢过渡到关注人。践行这件事固然重要,但是它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三是从整体运营来说,我们更注重整个团队的成长,比如除了打卡,我们还有财务、后期记录,这些都是践行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头马成长】这个90天在头马的发展过程有点“被动”。原本只是想走完自己的pathways就算了,没想到选上了VPPR,于是不由自主地要思考俱乐部出现的冷氛围的情形。我愿不愿意成为这个担起责任的人呢?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因为我个人在易效能投入的精力比较大,我认为自己无法同时兼顾两个公益项目的全身心投入。但是我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凉凉吗?也不能。于是我开始思考当下我能做些什么?机缘巧合的是,从2月开始的YQ把线下会议转移到了线上,于是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搞气氛的特长,在会员群保持一定的话题度,确保每天有人说话。因为深入链接,在3月初成立了一个“早起团”,准备开始大展拳脚。
通过从去年三部教练团到今年的职行力俱乐部,我发现一个惊人相似的现象:我刚到一个团队或者组织的时候,它可能不像我想像中那样正向积极,反而有些丧,这个时候我总要面临选择:随波逐流or成为改变氛围的人。两次我都选择了后者。我想这可能不是偶然,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我的愿景是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人。那么当我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不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低能量的,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会尝试去改变,当然首先就是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当中。事后来看,付出的收获一定是更大的,我的领导力、影响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同时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也在飞速进步。
三、7.0践行目标:1.完成头马pathway3场演讲。2.建立三部教练团架构系统。3.坚持每日检视三只青蛙完成情况,并每天复盘。4.打造职行力早起共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