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粽香,端午安康。
闲庭信步,野花芬芳。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而且还是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个节日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了多种民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非常热闹喜庆。而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不管是吃的、玩的、带的都存在着习俗内容上的些许差异。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有一些习俗,带给我深深的记忆。
01 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我特别贪睡,端午节的早晨,每当我一睁开眼睛,就会看见自己手腕上、脚腕上多了一圈五彩绳。很开心地起来,跑出去一看,便看到房檐上悬挂着的一排整齐的艾蒿。
妈妈跟我说,“不能随便摘下五彩绳,要等到第一次下雨天的时候,才能摘。”我似懂非懂地答应着。但为什么要带五彩绳呢?这个问题,我没有问,因为我自以为自己知道答案,那就是“好看”。
可那“草”有什么好看的,起初我是不知道这“艾蒿”的。于是,我便问妈妈,“这房檐下的一排草是什么?谁弄的?为什么采了那么多?采了干什么呢?”妈妈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的问题。
她说,“那叫‘艾蒿’,是爸爸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到山上采的。这艾蒿能够治病,是一种药材,只有今天不出太阳采到的带有露水的艾蒿,才能治病,所以要多采点,晒干了以后用。”哦,原来这草还这么神奇呢。
早饭是妈妈亲手包出来的带蜜枣的粽子,还有鸡蛋。我特别喜欢吃,可是妈妈不让多吃,说是不爱消化,因此就只能吃一两个粽子。粽子锅里煮出来的鸡蛋也特别好吃,从鸡蛋中能品尝出粽子的味道。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
02 长大后的记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妈妈不再给我栓五彩线了。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便传承了妈妈的做法,每当端午节天还不亮的时候,我就给女儿栓五彩线。起初,我用买的各种彩色线,自己搓成线绳。后来,市场上有卖的了,就买来给女儿带,因为买的要比我自己制作的好看多了。
记得女儿5岁那年的端午节,我很早就叫醒她,高高兴兴地带着她到大江边去玩。其实,也是婆家有个习俗,就是在这一天,不出太阳的时候,用大江里的水洗脸,能带来好运。
我们进入到江的浅水处,就在我们洗脸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女儿开始嘟囔着“大虫子,大虫子”,我回头一看,果然看见了水里有一条鱼,是七星子鱼。吓得我赶紧把女儿抱上了岸。七星子鱼是很厉害的,它的七颗星就是吸盘,它能够吸血,一旦被它吸附到身体上,很难弄掉。
这吓人的小插曲,把我们的高兴劲儿都吓没了。我便带着女儿去采艾蒿,采了很多蒿草,可是回来,婆婆看了说虽然是蒿草,但却不是艾蒿,哎,我虽然是农村人,但农活干的少,各种蒿草还真是傻傻分不清。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还给她带五彩线,有一次,她放学回来,跟我说,他们班李丽同学没有带五彩线,因为她没有妈妈。接着问我,“是不是只有有妈妈的孩子才会带五彩线呢?”听着她的话,我挺伤感的。
随着女儿慢慢地长大,她到外地上学后,虽然我不在身边,但是她还是会买了五彩线带上,秀给我看,五彩线是她端午的一个情节了。
女儿是非常爱吃粽子的,我们每年都会包很多粽子,煮粽子的锅里煮很多鸡蛋。这里没有真正的粽叶,往往用柞树叶子包粽子,我们经常包蜜枣粽和肥肉粽,孩子们还是喜欢吃蜜枣粽。
03 如今的端午节
如今远离家乡,再也没有一大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过节的氛围了。但到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了解到了他们的习俗。
他们端午节会做带有艾叶的打糕,有老人的人家会自己亲自打打糕,有的打糕里会放红小豆馅、黄豆馅或咸蛋黄馅等,非常好吃。没有老人的人家,往往会到市场里去买来吃。他们既带五彩线,也带荷包。荷包里包的一般是驱蚊的中药材。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虽然也吃粽子,采艾蒿,带五彩线,但少了娱乐性的内容,没有类似南方的赛龙舟等活动。不过,这也足以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
端午佳节承载了人们对圣贤的缅怀、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防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端午不仅裹在软糯的粽子里,还在更多有趣的文化习俗里。腕间系上端午小吉祥,祝愿简友及家人们幸福安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