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父母教育孩子时候大声责骂,甚至动手动脚,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违背我们家庭教育的初衷,还伤害孩子的自尊。增加孩子对父母的逆反情绪,从而引发严重的亲子关系。
今天我们大家就来探讨一下这种教育方式的利和弊。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与父母长期用负面的情绪给孩子沟通,妄图通过大声的训斥或者权威感来施压来引导孩子,而忽略了我们孩子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一原则所导致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就是所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受到强迫,却又越容易坚持自己原来的想法。
很多孩子就是这样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对话中,一定要坚持低声效应,这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低声效应呢?低声效应通俗来说,就是要用温和的态度,低声的语气去跟跟孩子沟通,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
亲子对话中,我们该如何采用低声效应呢?做到这三点,亲子沟通顺畅和谐。
第一:父母要学会收敛情绪,平和心态。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时刻接受父母的训斥。父母带着不良情绪或者坏脾气去跟孩子对话,容易让孩子觉得很不舒服。而这种不良情绪最直接的可能就是让父母的谈话语调变高或者带有攻击性。在这种对话环境下,孩子当然会产生排斥心理,对话也就停止了。
第二是我们要降低谈话的语调,实现谈话的环境更轻松和谐。在亲子对话中,语言的收尾音常用平声或轻声语调对话。设问要常用询问式探讨,商量式或观点分享。这容易让孩子主动介入交流的过程。如果我们父母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言语中常常体现特权布置和训斥对话,口气常常是下压式、逼迫式或通告式,而我们亲子的矛盾则很容易产生。有些大嗓门的父母更要时刻督促自己放低语调,跟孩子对话,孩子才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亲和力则油然而生。就算是接受训斥与批评,孩子也不会反对。俗话说,如果大喊大叫能够有用的话,那么驴将控制整个世界,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第三:注意对话中言语的正确使用。亲子对话中时不时贯穿低声笑语,要确保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观点是否符合社会的道理,有事实依据。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但他们在对与错的正确判断上,却是值得商讨的。所以,我们父母就要更好的运用好语言的艺术,通过第一声的语境来制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孩子便乐意接受并且服气,亲子对话的目的就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