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那个房间真的很小,在顶楼的楼梯口,打开门进去头就会碰到屋顶,屋顶是斜下去的,在另一边与地板形成一个夹角。靠墙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方墙壁上是一只白炽灯管,往里走需要弯着腰才能来到床边,所谓的床就是一张弹簧床垫铺在地板上。床边有一个窗户,为了防止床上的风光外泄,窗户上贴着蓝色的碎花半透明贴纸。地上有一个行李箱,一个凳子,还有一个鱼缸,里面曾经生活过两只乌龟。就在这个三角形的房间里,我住了两年。
房东是一位七十岁的白发老婆婆,对她来说我是个难得的房客,因为除了我没人愿意租她这一间房子了,所以她经常给我送吃的,但是我最后都偷偷倒掉或者扔掉,因为她给我的食物都是她吃不了又舍不得扔掉的,比如吃不完的鸭肉,蔫了的苹果,我其实只是替她扔掉而已,她自己是不能扔掉的,因为这和她节约的观念不符。我曾见她去河边洗拖把,只是为了节省自家的自来水,即便她每个月都有几万块的租金入账,但对老年人来说,勤俭是信仰。她还总是提醒我们,要用废水冲厕所,为此,她存了很多废水。如果说她的节俭是深入内心的,我却也曾看见她的一个大纸箱里满满的全是保健品的空瓶,瓶身上都是外语字母,我知道这些保健品都价值不菲并且效果甚微,这些花费远远不是节约几桶冲厕所的水能够比拟的。
厕所在阳台上,由三家共用,另外两家分别是一个快递员的房间和两个四川小伙子合住的房间。快递员不知从哪找了个女朋友,那个女孩自从跟了 他之后就不再上班,快递员出去工作她就在家点外卖,吃个不停,吃完后就打电话给快递员无理取闹,房间隔音很差,快递员好像并不生气,我反而听着很恼火。隔壁两个小伙子是理发师,有一天他们非要借用我的电瓶车,我虽不情愿,但还是借了。他们说很快回来,但是我等了他们两个小时也不见回来,终于等到他们回来,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的车被撞坏了。这就是顶楼的几个住户,住在顶楼唯一的优点就是阳台很大,我有时会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着文二路上的车流匆匆,如果恰好有微风吹过,顶棚上房客们的衣服轻轻摇曳,衣架勾吱扭作响,这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刻。
夏天房间温度奇高,因为紧贴着房顶,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屋里触手可及的东西都像被热水煮过一样,这种温度连蟑螂都不敢进来。空调当然是有的,我是不吝惜电费的,虽然老旧的空调它嗡嗡作响,但仍然能助我安然入睡。西湖区常有战斗机飞过,顶楼接收到的分贝更高,也许是我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次都是在我酣睡的时候,战斗机的轰鸣划过上方,打搅我的美梦。我有时躺在床上,脚蹬着斜下来的房顶,上面留着前任房客贴画的痕迹,很明显是一个心形图案。房东告诉我之前这里住了一对情侣,现在他们回老家结婚了,我不由得想,他们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是如何亲热的。
蟑螂一直都有,永远都有,我放弃与它们斗争,我喷的杀虫剂除了熏得我头昏脑涨,对它们没有丝毫影响,它们甚至不屑于短暂地回避一下。只是,在开着灯的时候我看不见它们,等我关了灯,它们就来出了。它们从下水道里爬出来,穿过过道,钻过我的门缝,来到我的房间,它们会轻易爬上我的床,因为我的床连床腿都没有,折磨我的不是它们真的爬了上来,而是我关灯之后对此的想象。
在西湖区的繁华地段还能租到六百元一个月的房子算是很廉价了。附近都是高档写字楼,来往的人们也都光鲜亮丽,马路整洁,尤其是杭州亚运会即将举办,随处可见亚运会的宣传标语,就是在这种地段,还能有我这样的蜗居存在,就像是无论房间打扫的多么干净,蟑螂总能找到藏身之地一样。我也和蟑螂一样,而且同样喜欢昼伏夜出。但我不想做蟑螂,我想找一个像模像样的房间,能站得直,伸得开,有卫生间和真正窗户的房间。
我去找房东退房,我还编了一个借口,说我要离开杭州了。她不断地说你要是再来杭州一定要住我家啊,我说一定一定。她去给我退押金,我站在三楼楼梯口,整栋楼只有她的房门加装了防盗门,内门半开着,屋里很暗,只能看见客厅的摆设,她在最里面的房间里,我能听到拉开柜子的声音,她久久地翻找着,她的钱一定藏在橱柜的最深处,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罪与罚》里惊心动魄的桥段。
我把行李都装上电瓶车,车子挂得满满当当,前前后后都是两年以来积攒下来的家当,只有中间勉强有我坐的地方,我骑上被撞坏的电瓶车,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就在离开的这天,房门前的樱桃树开花了。
过了很久以后,我还是会想起那个家。虽然生活得很苦,虽然很寂寞,我还是把那里当成一个家,我并不是要歌颂苦难,我只是念旧而已。怀念过去的那段时光,因为它构成了现在的我,虽然有很多事 令人不满,但大概生活就是这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且总以为逃离了当下就可以摆脱所有烦恼。
现在回味起来,一切并没有那么不堪。那里虽然夏天很热,但冬天也很暖和,杭州的冬天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还是很冷的,在这个三角形小窝里,其实要比别的房间要暖和,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夏天的时候,常常会有午后雷阵雨,炎热的中午过后,天空中的云慢慢多起来,天空逐渐黯淡下来,不一会儿某个方向的天边变成了黑色,黑乎乎的积雨云迅速推进,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一阵狂风吹过,如果这时你还没回家,大概是来不及躲避了,暴雨倾盆而下。此刻,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都可以安心地躺在床上,雨下得越大,我就越庆幸有这样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阳台上的顶棚被雨水砸得哗哗响,下面的脸盆水桶也叮叮当当地响着,像是摇滚乐队里的打击乐器一样。一阵风从门缝吹进来,带着雨水的清凉和厕所的尿骚味,我打开门出去,果然,阳台的水太多了,漫到了楼梯口。大雨还在继续,天地一片寂静,只有雨声,此时我有一种众生平等的感觉,在这个繁华又冷漠的城市,有这样一个落脚的家,应该感到满足了。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杭州。我也租住过别的地方,都是很普通的小单间,没有像这个房间一样奇特的构造,也没有这么多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在我的杭漂经历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杭州是西湖美景,是人文胜地,是现代化便捷,是全国文明城市。但对我来说,杭州是那个小小的家,是从当初怀揣梦想来杭,到后来铩羽而归的过程,一共三年,刚好是三年疫情,我在那个房间住了两年,所以我要把它写下来,倒不是想告诉别人有这么一个地方,我只是为了防止把它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