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过有组织的生活,便是受有组织的教育;过一盘散沙的生活,便是受一盘散沙的教育;过有计划的生活,便是受有计划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
——陶行知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把杜威的“教育就是生活”颠倒了一下,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的主张,强调通过生活进行实实在在的教育。他批评了那种教育与生活严重脱离,甚至背道而驰的做法,如“过的是少爷的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所以,他坚持: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
陶行知的这段话给了我们一个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你就应该给他怎样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方面,家长是老师,家长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另一方面,家长又是学生,家长欲“化人”必先“化己”,把自己修炼成理想的自己,孩子才会奔着家长设定且自己接受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