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个不大的小城,隐没于武陵山脉的大山深处,似一个小盆地被大山环抱着。春天,周围大山上山花烂漫在碧绿之间,梨树、桃树悬挂着开放薄雾般的花朵与碧绿碧绿的树叶相互映衬着,似多彩的花环将小城族拥着。空气中溢漫着花的香味和泥土的气息。而那条蜿蜒的溇水河似一条翡翠色的绸带,从小城中穿流而过,将小城分成了两半。
两岸的人们沿河而居,小河便成了人的常去的地方。小河很美,清澈、碧绿、恬静。河水清得可以看得见河底的沙石及游动的小鱼。少时下河洗衣物,必带上一个空的罐头瓶子,洗完了衣物,便下水在河边抓几条小鱼养在瓶子里,或头上搭一条用来防晒的湿毛巾,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光着脚丫踩在清亮的河水里,任由小鱼在脚边游来游去。
夏日里,当热浪袭来时,小河就成了我们的最佳去处。一个暑假,在河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起初不会游泳,就把长裤的两只裤脚打上结,用手提着两只裤脚往水中插下去,两只裤脚便鼓了起来,葡在两只裤脚中间就游开了。或者两手抓住空脸盆,借着空盆在水中的浮力也能学游泳。累了,坐在岸边的老河堤上晒太阳,身上的湿衣服干了,"扑通"一声又跳入水中。
傍晚,太阳沉下去了,身边的景致在温柔的余晖中仍然清晰可变的时候,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上岸换上干净的衣服,提着小桶或端着一盆湿衣服,披着湿漉漉的头发,沿着河边的小道各自回家去了。
故乡的小河边,有我儿时的记忆。欢声、笑语早已和这潺潺的河水融为一体,而比这更难以释怀的是留在我心灵深处的那一次次深深地感动。
像我们这些六零后的孩子,家里兄弟姊妹多,我家就有四个孩子,姐姐哥哥我还有弟弟。父母是工薪阶层得上班,家务事姐姐哥哥都要分担,姐姐要洗衣服做饭,哥哥要到山上砍柴。
依希的记得那年冬天,天气很冷,爸妈都下班回家了,哥哥到鸡公洞那边的山上砍柴还没有回来,爸妈正着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叔叔背着一小捆柴,带着一身精疲力竭只有十几岁的哥哥回来了。爸妈急忙迎了上去,接过叔叔身上的柴,叔叔急切地说道:
"你家娃差点被水打走了,我在岸边的坡上,看到他背着一捆柴淌水过河时,被大水冲了几个滩,因为背着柴始终没有沉下去,我急忙跑到河里把他救了起来,棉衣都湿透了,我给他换了我家的干衣服,娃儿一定吓坏了。"
听了叔叔的话,妈妈一时惊愕,竟然不知道如何表达此刻的感激之情,只是紧紧地抓住叔叔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你!謝谢你呀!好人啦。在家吃饭,一定要在家吃顿饭。"
叔叔一个尽地说:"应该的,那个碰到了都得这样做,吃饭就不用了,我得急忙赶回家去。"
爸妈紧紧拉住叔叔的手,说什么也不让离开,可最终还是拗不过叔叔,他说是回家的路很远,得赶回去。就匆匆地离开了。
也许是事发突然,又或是一时激动竟然忘了问他的姓名,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姓什名谁,只知道有这个一个好人,从那时起就住进了我的心里。
那年,我与高考失之交臂。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我就沿着河边走了很远的路,来到老砖瓦厂对面的河边大岩头上坐了下来,我想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我想好好地静一静。
阳光下,碧绿碧绿的河面波光粼粼,象无数小星星在眨着眼睛,是在嘲笑我吗?毕竟十多年的努力已经付诸东流,心不甘情不愿,而更多的却是无奈。
沮丧,失落,心绪复杂,不愿想,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总是挥之不去。我在河边坐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人一把从后面抱住了我。
"姑娘,你别想不开呀,有什么事回家再说,我在河对面已经观察你很久了,我是从那边大桥跑过来的。"
望着抱住我急切地喘着粗气的中年大姐,我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几度哽咽,泪水顺着面颊不停地往下流淌。
她是怕我有什么事想不开,她从河对岸经大桥跑过来得几里路,陌生大姐对我的关怀深深地感动了我。
她硬是把我送回了家,并再三嘱咐我的家人,不要给我压力。
其实,并没谁给我压力,只是我自己觉得愧疚。陌生大姐的举动,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
故乡人的淳朴,就如同滋润这片土地的河水淡淡的、永久不变的甘美。
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在网上看见某些人冷漠无情,我都会想起故乡人的淳情,它是那么的珍贵;每每看到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和空气,便会想起故乡的山水,它是那么的亲切。而每每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心中便酿就成了春水般的温馨,那悠悠的思念,是绵长的牵挂,是挥之不去的魂牵梦绕。
有同学在群里发了好些溇水河的近照:碧绿的河面上新建了一座风雨桥,红柱栉比的廊道桥,看上去十分壮观。河的两岸是用青石铺成的亲水走廊,白玉的栏杆,园形灯罩的路灯架和各种景观树,看上去美观舒适。夜幕下,风雨桥的景观灯格外耀眼,它似镶嵌在小城中的一颗明珠,那么丰饶绚丽。灯景下的河面闪着迷离的波光,让人沉醉耽溺。
目睹这换了新颜的溇水河,更勾起了我对它的无限遐想,想一睹它今曰的风彩,想用我的双脚去丈量一下风雨桥长度,想亲近它,靠近它,抹摸它……
其实对于故乡的思念,源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源于我们在不知愁滋味时无忧无虑的欢愉,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感动,源于故乡厚重的文化情怀烙在我们脑海里的印记。那里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无论我们身居何处,这种奇妙的情怀总是追随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依托和信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