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段时间,我坚持了一件事,就是不再点外卖了。省钱是一回事,另外做菜的确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我以前特别怕摸生肉和切生肉,会全身发麻,一度觉得自己可能是与厨房绝缘的。但疫情期间,一天、两天……渐渐地,倒也获得了不少做菜带来的治愈感和成就感。
以前做菜,真的如一场战役。从备菜到最后收拾厨房,感觉自己吃一顿饭,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我还只是做自己的一人食,做的也不是什么硬菜,我就在想,是我真的天赋不够吗?那些做菜如行云流水般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但疫情期间,实在没办法,为了减少去大门的次数,我每天还是笨拙地坚持完成自己的“一人食”,坚信熟能生巧,踏实是王道,慢慢地我竟然能很麻利地完成自己的午餐,收拾厨房也渐渐有了心得。做饭流程其实也是一套程序记忆,唯手熟尔。我甚至开始给朋友推荐,屯菜干货应该屯什么,新鲜菜应该屯什么,这可能对于经常混迹于厨房的人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我,三十年吃外卖次数超过吃自家饭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心得了。
现在的我,彻底悟到了,“备菜”是做饭关键的一步。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最优成品出发,备好菜了,最饭就已经完成了一大步,今天在备菜时,突然觉得这备菜就像做事时的计划安排,我前面三十年都是一个极其欠缺规划的人,通过这次做菜,我却对规划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刚毕业时,去面试过一家杂志社,因为心中一直有个记者梦,能进杂志社也算是圆了半个梦。前前后后,我过了五关,我感觉面试的人都挺满意也挺喜欢我的,甚至和我聊了进来之后我的工位挨着谁。最后一关,见老总,我信心十足,那时候觉得自己牛逼轰轰的,什么准备都没有就直接去了。进去之后,老总只是和我闲聊,我就更放松了,可是不经意间他问我:“你对你接下来五年有什么规划吗?”大学时,的确有一门课有涉及这个,但那都是为了能考试时胡乱答的一通,而且当时的我真的认为,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规划呢?所以当时,我支支吾吾乱回答了一通,当时出来我就泄气了,和进去时的信心十足,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长记性,所以后来人生这锅粥,熬得一塌糊涂。是啊,人生如做菜,要做一道什么样的菜,心中得有谱,还得备好菜,才能得到一盘好菜。如果总是临到头,那等待的永远只是一场混乱如战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