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外化的学习对你的理解是什么?跟上节课学习,有哪些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对外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外化和内化是相对的,是叙事疗法中一种把问题和人分开的谈话方式,需要在语言上有特别的转移,是对话中的一种态度和导向,或者是一种技术或技巧。为了使外化技术更形象,我们可以把外化的情绪、缺点、认知、疼痛等想象中一个物品,可以详细的描绘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这样更直观的看到,我们也可以把要外化的东西取一个名字,给他一个身份,我们和他平等的相处,平等的对话。当我们把问题和人分开以后,就会发现问题不那么显著了,限制性也少了,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力量。可以降低因为贴标签带来的人际困扰,使对方能够肯定来访,
2.在外化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在尝试使用的过程当中的疑惑或者是感受是什么?
外话用的地方非常广泛,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外化的技巧。在用这个技术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来访者的类型,只有消费型的来访者才可能可以尝试外化技术的运用,来访者还是一个感性的、善于想象、善于体验的,还要有代入感。在和来访者交流时,我们要和来访者建立比较好的关系,了解来访者的期待、在乎,需要改变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对他的影响程度等,要把问题聊透、聊明白,根据他的意愿尝试着去用外化。我们对与来访的关系做了描述,以后也可以提出一些文化,以前决定哪一个种关系更适合前来咨询的人。外化命名的时候,以问题的命名要符合前来咨询的人的经验,寻求咨询的人要积极参与并决定如何指称问题,我选择的名称可以使经验的权利运作受到监视。咨询师若有有关外化问题迟疑,必须多向来访寻求咨询的人提出问话,以理清指称问题的最佳方式。
我曾经两次通过外化技术解决自己的困惑,在咨询中也用了外化技术。我在当来访者时,通过外化技术的运用,我感受到了通过描绘问题的外形,我感到自己问题的压力。用入角、出角转换,我感到轻松愉快,这仿佛不是我的问题,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有信心有动力去打败问题,迎接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