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2陆澄录071:心若要逐物,务必多逐。
本节中,王阳明用君王与六部的关系,比喻心与感官的关系,劝诫心勿逐物。
原文: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1心逐物,就是心神不宁,随物而动,情绪和思维都被强烈地影响。不过,这里更侧重有吸引力的外物,毕竟与悲伤相比起来,快乐更容易与特定的事物连接。喜欢某好看的东西,好听的音乐,好吃的食物,多与物相关。而悲伤与痛苦,更像是许多事物累积最后爆发的状态,处于其中的人或许也说不清因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是我们可以压制负面情绪,因此爆发时原因必然众多,而多数人不会压制正面情绪,因此再小的快乐也可以与单独的外物联系。
说起来好像压抑久了的东西,就被内化了,或许这里面有修身养性之道。
2 王阳明的本意应该是:心应当稳重居中统摄感官,而不能拘泥于外物忘却本心。这就像领导在其位要把握全局,而不应被特定部门的具体事物牵扯限制。《道德经》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稳重少动,似乎是儒道两家都十分提倡的心灵状态。
3 然而,我们前面也讨论过,谈论心灵的理想状态却不谈论达到这个状态的动力和原因,是很难让人做到的。就如“中庸”的有原因的“中”和“为中而中”的关系一样。后者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度。
可以说,心天然充盈着不太受自我控制的喜怒哀乐,容易因喜欢的事物而忘乎所以。因此这个心求“重于静”的过程,其实是与天然失控的人性对抗,这固然不错。王阳明多处强调发现心灵的偏颇和自我行为的偏差就要马上纠正,也体现了这种“化性起伪”的自我教育和劝诫过程。
然而,借助君臣的比喻,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另一个解释方法。那就是“制衡”。君王要统御六部,而不能因时事的变化就过于重视局部,以此形成一种“无为但无不为”的状态。但是,君王并非因为镇定或是遵循什么更超然的规律才处于稳重居中的状态,更多的是六部或地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得已才找寻出了看似无所作为的管理方式。他之所以不会将精力过多地使用在一方面,可以说是因为其他方面也需要它的精力。在多方的精力拉扯中,他处于中间的位置。如果某一部门持续体现出高于其他部门的重要性,那君王也自然会更侧重此部门。如处于常年战乱的年代,君王可能主要精力都放在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