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二模块共读心得

“让课堂活起来”和“看见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建构”是我们使用麻吉星后最直观的感受。王博士说“互动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麻吉星天然第具备了互动性的特质,比如反馈器的抢答、挑人和投票等,都很大程度上让课堂活了起来,但是表面现象的”活“还不是真正的”活“,而是要通过信息设备看见学生的思考,促进思维的构建。

首先,我们不能仅仅只为热热闹闹的”活”而互动,比如英语课上经常出现的Yes和No之类的问题,学生都很好作答,怎么打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正确率,根本不能体现思考的过程与方法,真正能够促进思考的问题应该多一些what、where、when、why、how之类的问题。利用反馈器进行抢权和挑人能够激发他们全员参与的热情,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抢权更具游戏性和趣味性,但是抢权用得太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大家都会了的错觉,因此要慎用。而投票和二次投票等都会让学生的思考用数据呈现出来,让思维过程能够被看见。

其次,随机挑人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之后又一定的思考的前提下进行,让学习机会均等和全员参与才是有效的课堂,基于这样的数据才能又参考性,基于这样的数据才能精准决策,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

另外,二次作答也并非遇见不同就二次作答,通常在选项数据比较均匀时进行二次作答,尤其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时会根据统计图做出猜测与判断。

最后,关于评价如何真正促进学生学习也有深意。首先时制定的评价标准要能展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次时评价要全员参与,方式多样,自评、他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后的结果要能够促进学习,而不呢个评得让学习者非常沮丧和气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