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改革

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改革

核心:建立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

拿破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教育应为国家服务,教育应培养精明强干的国家官吏,教育应培养能开拓生产的臣民


设立帝国大学

1806年颁布《关于创办帝国大学的法令》“帝国大学”:非一所大学非高等学校,而是教育行政的最高机构,国家最高教育管理部门,即全国所有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设施以及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的总称

帝国大学的特点:构造完整;组织严密,高度服从;纪律严明。

目的:统一学校管理,统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1808颁布《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1)设置帝国大学总监——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

(2)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内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立学区评议会、大学区督学

(3)设立学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

(4)公立学校教师均为国家的官吏;

(5)地方组织和教会教育接受帝国大学的监督


2.建立新学制

帝国大学颁布法令,学制:小学、中学、学院•小学—初等教育,非义务教育,学院—学院和专科学校,中学—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国家开办;设施完备;

课程广泛;师资一流;寄宿制;奖学金,市立中学:地方开办;其他均次于国立中学


3.使教会教育世俗化

1801  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签订“教务条约”,承认天主教合法地位,天主教需遵循国家各项制度,宽容政策;和解策略;控制教会教会教育世俗化;教会教师世俗化;教学内容世俗化


4.拿破仑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1.法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2.促使法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为法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并影响到亚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