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总是会有点“觉得失望” — 关于一些友人提到“我要做XXX改变”,但他们的行为却印证的是“不改变”。
如今,知道了这其实是他们一直以来走在不停地下着“不改变”的决心。所以,不要管他们说什么,更多的是听听就好,看看他们做了什么才比较接近他们最真实的“诉求”。
不过根据“趋利避害”理论,他们不改变大概是觉得这样子是“比较轻松、OK的生活”。
所以,为什么他们会在聚会的时候提到“我不满意XXX,我想要改变”呢?我想,大概只是“情绪的释放”吧,释放之后,真的要到做出行动,中间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他们可能刚启程,就觉得“哎呀,路不好走呢”,于是“还是就这样好了,这是比较轻松的选择了呀”。
于是乎,说服了自己。
正好,人是最擅长说服自己的生物吧。
要做改变,就意味着一些“失去”,比如失去曾经熟悉的一种状态,需要面对的是“未知”,里面有可能是更轻松更快乐也有可能是更糟糕更痛苦,这种难以知道答案的状态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安,此刻,能做出改变的人,一般而言是很有“随机应变”能力的,或者说resilience。那么,类似地,不做改变的人,应该是比较怕risky和unknown的,会比较想要保持“熟悉的已知的状态”。
我很多次都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我希望自己有勇气,有魄力,有韧劲,有决断力,有智慧,有胆识,有谋略,有等等等等。但我知道不容易,很多时候,如果事情变得更糟,心情不会太好,但也是挺难得的人生经验吧,即: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顺利,但仍然要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哦!
所以我一方面理解了我的友人们“不改变”的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又真的会“气到自己”,毕竟我崇尚“勇气”,我很希望他们也可以“试试看”,而不是“怕、不安、觉得危险、还是算了”……但我也不能帮他们承担可能出现的“坏结果”,所以我也不敢说什么“推波助澜”的话,只能说:我会支持的,no matter what you choose.
越来越相信,人生取决于当下,取决于“此间”,很多的意义就是自己的心态,我即是我的王,我是主动地在书写我的人生剧本。
越来越有“主体性”,才可能“找到幸福感”。
与此同时,想起一位友人,我有问,“你有什么计划或者打算吗”,她很疑惑,说不出什么目标;这样的状态,希望只是一阵子,我想,她肯定也有自己向往的事物,一旦有向往,就是好事,如果加以行动去追求,那就是在逐渐锻炼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
我相信,这是一种可以train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