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处于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学习途径十分便捷,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培养和训练“慧眼识人”的能力,教师要能敏锐的发现每个学生的才能、优秀品德,并且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培养和强化。简单来说,教师必须能辨认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恰当地指导和培养他们成才。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比较突出的一方面,作为教师不应该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用一种多元的观点去看待大部分学生。成绩很重要,但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为了公平公正,用分数来实现区分和选拔人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习成绩,但是同样也需要注意其他的方面。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至少具备语言智力和自然探索智力和等办公智力。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点,每个学生都是人才,不能忽略和贬低任何人。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老师公平的对待,作为教师不应该对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在态度上采取双重标准,区别对待。同样是课堂上睡觉,如果是成绩差的学生,一些老师会故意刁难,认为这个学生太懒了,上课睡觉,难怪学习成绩差。如果是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却会想昨晚是不是熬夜学习了,太用功了,认真学习,真的不错。不同的学生出现了相同的问题,我们的评价标准却不同,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这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有时候总是放大了学生成绩的好处,一好遮百丑,忽略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的缺点。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爱和包容,作为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和包容,就不能更好的与学生相处。特别是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特别是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去看待他们就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学生,它们往往会让我们心烦。
在现实中,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具备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具备的能力,我们作为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慧眼,去观察、发展和认识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学生转变态度,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能更好的慧眼识人,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来帮助自己更好的认识学生,比如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教师需要努力的培养和锻炼这项能力,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