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陈炳建校长提起一位老师—张齐华,于是看了他的教学视频,深深的被震撼,他的小组合作学习,他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深深触动了我,2022年冬,林伟校长带来了黄老师,听到黄老师的讲座,我顿感一丝光亮,从心里掠过,这光亮的地方,就是麻吉星计划!相信这个计划和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理论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很高兴参加了麻吉星《数字时代学与教》的共读活动,在第一模块共读中,我收获了许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要转变
常言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念”是思想,是想法,是一切行为和结果的基础,麻吉星计划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第一模块“改变理念”,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创造课堂上的活教材,改变顺序翻转理念,把学生学习发展放在主要任务上,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其中,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任务,根据课堂实况灵活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有的放矢的进行调整教学预案,以期达到培养人的教学目标。
以上程序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就单单说站在学习的角度思考,教师要充分把握书本教材所呈现的育人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出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及时捕捉随机生成的课堂教材,根据学生本课学习的具体学情进行判断,引导,这需要教师充分把握书本教材,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教学智慧,以及先进的教学工具才能实现,
二、内涵要翻转
王博士《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本书中提到“翻转的不是顺序,而是内涵”这句话,我思考很多。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学习”,“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这些名词都时有耳闻,而王博士的翻转内涵,让我耳目一新,从来没有听过,也从未思考过,内涵是事物的本质。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数学要培养人的什么?应该怎样培养?要怎么翻转?2022年版课标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是11个数学核心素养,毋庸置疑,这“三会”和11个核心素养是必须要把握的,但还有一个是对于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忽视,前者是数学人的外在表现,而后者是学生形成外在表现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有热爱数学的心,有了对于学习数学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会有无尽的热情去学习去探索,“三会”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就能事半功倍。
在王博士的翻转中强调,翻转的不是顺序,而是内涵,按我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有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然后培养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知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中,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小组协作的力量,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题,然后再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全班共同见证方法的正误优劣,并互相取长补短,达到能力和知识,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促成的效果。
咱们福建的我国数学哲学专家林夏水教授说数学的认识过程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基础上获得经验知识,然后上升为演绎性的理论,比如公式规律,再把这个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来证实真伪或进行完善,王博士在关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改进时把一线老师验证公式时用的现实问题“大正方形中扣掉,一个小正方形计算剩余面积”,这个验证的问题放在了课堂开头,如果单单把这个环节当成是顺序翻转,那么就会造成把“验证”放在了课堂开头。我觉得不是验证这个环节放在课堂的开头,而是验证的问题放在课堂的开头。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规律是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在没有推理的情况下,哪有验证?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如果放在推理后就属于验证,如果放在课堂开头,应该也只能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的经验,属于观察实验阶段,而不是验证阶段。所以,翻转的不是顺序,而是这个让学生知识经验、探究能力、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获得的教学的内涵,学生在充分解决现实问题中得到学习的本质,这样的翻转课堂就可以更有效、更高效、更长效地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