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方法》华杉 华楠 著
传播三大原理之二,传播原理。传播就是把传播两个字颠倒过来,不是我传一个东西让它播出出去,而是我播一个东西出去让它自己传开来。
我经常说一句话,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顾客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让顾客去说给别人听。记住这句话,你马上就可以检查一下你们公司的广告语,是一句话给顾客听的话呢?,还是一句顾客也会说给别人听的的话。
不会说给别人听的话,就不能传起来,只是你把它播出去了,他没有传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要把传播改成播传。我们找广告公司投放广告,媒介广告公司会给我们讲千人成本,讲到达率,就是说你能到达多少顾客,然后每到达1000个人的成本是多少。
千人成本的传播的总成本里面,它占的权重是多少呢?比如说是100%,那它很重要。但假如千人成本的传播的总成本里面权重只占10%呢?它就不重要了。那它到底占多少?我不知道。
在传播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除了到达率之外,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传达率。就是它能传起来吗?能传给多少人?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也就是说它的传达率是十倍。比如我说“新东方,老师好”,我花了一元钱使它到达了甲,现在我的一人成本,我们不说千人成本,是一元钱。然后甲把这句话告诉了乙,到达乙我没花钱,是甲告诉她的,那我的一人成本是不是就变成了五毛?如果甲告诉了十个人,那我的一人成本是不是就变成了一毛?
所以,传达率比到达率权重要高得多,如果播给他个东西,他不会告诉任何人的话,那他就没有十倍的效应。如果他能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话,就有十倍的效应,这就是传达率的概念。
由于有了传达率的概念,我们创作广告语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是必须能传送的话,第二是要传得广,第三是要传得久。
传得广是迅速传遍全国、全世界,传得久是最好能传诵1000年,至少要100年,百年品牌就需要能传诵100年的口号。
口语比书面语传达率高
什么样的广告语更容易被传诵,能够不胫而走呢?答案很简单,一定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所以,我们要讲传播原理,首先就讲到了传播的口语原理。
在看红牛那个例子,“困了,累了,喝红牛”,这是口语。“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就是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课题,索绪尔在他的符号学开山之作《普通语言学》里面说,语言学分两类:语言language是语言,speaking是言语。
在广告传播上面,我们用language还是用speaking?当然是speaking,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人话。说人话就是说口语。
在言语的语言学里面,语音又比文字重要,因为语音比文字出现得早得多,是最古老的交流方式。这个又属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范畴。在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射机制里面,人们对语音的记忆、识别和转换,都远远高于文字,而且文字本身也需要转换成语音才能被人接收。
哪怕你在看书的时候,也是在脑海里把文字转化成语音念给自己听的。
语音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口语语音它是属于耳朵和嘴巴的,口语也可以写成文字,也能看,然后嘴巴能说,耳朵都能听。书面语是属于文字的,属于视觉的,属于眼睛的,只有看到那几个字,你才知道它在说什么。在日常交流当中,也很少使用。人们不会把一个书面语去说给别人听。
比如说,现在你在加班,你同事会说,哎呀,来,困了,累了,喝红牛,来一罐红牛吧。但你同事肯定不会跟你说,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来一罐红牛吧。所以,书面语只有到达率,没有传达率。
人们平时交流不会使用书面用语。传播是一种听觉行为,记住,是听觉。一切基于听觉,基于口语来思考。哪怕我们在创作电视广告的时候,也要当成广播广告来做,把画面全部拿走,我也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我前面提到的小葵花肺热咳喘口服液的广告——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肺热,治疗反复咳嗽,妈妈一定要记住哦。”
你看,这广告这么流行,它需要画面吗?没有画面,他照样可以独立地成立。有人还把它改编成笑话,说,“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废了,打一顿就好了”。这也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