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晴周一
快秋分了,感觉还有点闷热,闷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如琐碎而无奈的透支生命的逼迫感。
中心校会议,信访安全,网络安全,疫情防控,一晃一中午时间就如此“飘”走了。
一朋友谈及升入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对老师的不喜欢影响着学科的学习。义务阶段的学生往往是先从喜欢老师开始,继而去喜欢上学科学习的。这是常态。要家长改变老师不易,唯独能做的就是换个学校,换个老师。但也不易!
新来个体育老师,如何安排课程又用了午休时间。因需安排,服务幼儿和学生的长久发展所需。幼儿园里少个体能训练类的篮球老师,让新老师试试,让幼儿园里能融入男教师的“胆量”。
下午大队村委沟通校门口村委门面房建设的安全事宜。
又梳理出工作坊活动安排的所有内容。将公众号管理权推给了5位老师,放手给小组,让她们也能在历练中快速成长。
读老舍的《老张的哲学》。
9月20日阴周二
本周共读内容:《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14—20页。即第二章的第一节“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内容。
工作坊研究主题:小学生量感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和“玩转数学”的课例研究。
阅读主题:
1.数学课堂教学中的3大类问题,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着力在哪些方面?如果以你之能去调整,你能做到哪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2.教学过程的四种状态,你属于哪类?你经常听课时的某些教师的教学属于哪类?择其一说明如何调整改变?
整理教师:牛峥嵘。截止上交时间:周日中午,按组汇总出未交教师。
安排专职篮球体育老师给幼儿园上篮球课,学生开心,幼儿园老师们喜悦。多年来,终于给幼儿们注入了“阳刚味道”!
完成乡村优质课《三角形内角和》的授课评课稿,抽时间拍摄评课视频。
午间阅读《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到48页,规划到第11周的共读内容。“相见恨晚”之感,也许对自己的阅读和理论认知能力来说,也许是刚刚好。
下午工作坊本年度第一次活动,也是有想法的教学“改革”研究的启动。从下午3点开始,到7点结束,整整一下午4个小时,一节量感现场课,量感怎样培养有了方向;一节数学思维说课,让数学老师和数学课程披上了“神奇的光彩”,让所有老师都深深折服;一节新课程标准的微讲座,有理论有案例,诠释着教学改革的方向;教研员苗老师的对工作坊工作安排的肯定,坊内活动的有效评价,和一年度围绕量感课题和教研团队的展评、成果评比的期望,让所有成员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整个4小时活动中,全坊43名教师认真参与,仔细倾听,集中评析,小组交流,热火朝天,均说活动不错,满满收获!
感谢今天活动的主讲老师,感谢第一组这两天里为活动准备付出的老师,感谢教研员忙里偷闲,蹲点一下午的指导,才有了有效的活动。
太迟了,没顾上妞,回了老家。晚上时间交给阅读。
“潜能开发”书籍里读到:“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条幸福之河的中央。想象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条河流,一边的河岸代表混乱(也就是我们的感情情感),它会让我们失控,陷入急流,被困惑和焦虑包围。另一边的河岸意味着刻板(也就是我们的理性逻辑),它让我们想控制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不愿意改变、妥协。”“我们都是划着独木舟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努力就是,不管周围的环境怎样变化,我们可以一直保持在河道中间,避免撞上两边的河岸,在中心飘荡,才能享受人生。”
有能力保持在幸福之河的中央。这是一种自己的能力,也是能够帮助家人,亲人的一种能力,需要同理心和带领“复述事实”中的慢慢自愈的过程。
9月21日晴周三
参加其他学校组织的科技节活动,活动内容设计不错,有开幕式,有展演活动,有成果展示。对活动来说,很花色。有航模机构的参与,有社会上创客社团的参与,有科技馆的展演;与学生来说,似乎也很有兴趣,能够开拓视野。但真正落实到学校事务上,学生能力培养上来说,教育更多的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学校仅仅是一个展示、展演的平台吗?潜心,静心做教育,让学生的需求在每一天都能有所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方向。
午饭后录制了一节评课视频。安排新支教教师事宜。费劲,理解老教师的心理,但庙小,养不了闲人和不能守规矩的人。真不行推出去。
上了第一节幼儿园的思维启蒙课,想得与实际课堂的差距太大,如同“买家秀和卖家秀”,课堂中的你言我语,众说纷纭,而且是这种说话现象,发声都是尽可能的喊。一人的说和近30人的喊成了反差,一节课下来,嗓子变嘶哑。一张扑克上的“颜色”“形状”“数字”的完整表述基本成型。
陪悦悦玩巧虎玩具“数字玩具”。2-4人参与,一人一辆汽车,按数字按钮,出来的两个数字的和是走的步数。有路线图,走到路线图上的标记,就送哪个小动物回家。谁最先送5个小动物回家,谁就是赢家。这是游戏,也是计算。悦按,算,比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的点数总数。算完走路线。到她时她算,到我时,帮我算,数总数的速度是快了点,但对数的感觉还没积累出变化。整个过程,慢倒是无错。这其实也是玩转数学的一个道具!
看《水浒传》中的“战争”——打祝家庄。思:晁盖想带队,宋江为什么要带队?为什么是宋江带队?宋江带队时晁盖的态度?若不是晁盖让吴用和林冲去助阵,宋江会怎样?后面晁盖带队时宋江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晁盖只打仗一次,就受伤牺牲?遇事见人!施耐庵的文章结构很巧妙!
9月22日晴周四
思考近期主题读什么内容,整理出自己的思路。数与运算上的研究:知识体系结构,课标方向,课堂设计上的体现,学生学情的循序渐进状态,如何体现“玩转”。“一个人的成功在于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坚持做一件事”,一件事做到极致后再进入下一件事。一件事一件事做,先爱上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启动“知识体系梳理群任务”,两周左右交流,微型课设计3节准备,玩转数学各年级梳理教材时顺便梳理出适宜的课程内容。
读《小学数学教师》杂志,并摘抄记录。
回老家办事,本来是必须参与,后又安排看妞。自暑假前就一直繁忙没空闲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起来。难得有如此的“空白时刻”,歇歇心。
下午手机静音,一静心的收集、整理了一年级部分“扑克等游戏内容”,听了一节俞正强的《平均数》视频课,睿智的老师总是“以生为重”,让孩子们心中的质疑和困惑,在问题的追问中自己去“顿悟”。计划国庆节前以俞正强的视频课观摩为主。这样的“忙”,清醒和明亮!
晚饭后和悦一起做“玩转数字”桌游游戏,两面游戏玩结束,又模拟超市购物,用时一个半小时。数手指算数越来越熟练,至于何时能“更上一层楼”,还得等量积累上的“思维质变”吧。能坚持一个多小时,这种专注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却并不能算是有“天赋”的,那就一切顺其自然吧。睡前必须读本书,必须听语音故事,这习惯不错,但“睡功”却是个问题,从开始睡到睡着,最起码得一个小时左右。往往是哄着她自己先睡着了。
9月23日晴周五
周五班子会,例会,常规工作常规细化,规范化尽可能习以为常,责任意识才能见效果。
陪妞继续玩玩转数字桌游,在算数和时,由出手点数和,到出数不数算和,到不出数心想和。简单的和是5以下的速度顺利些,但对和超过5的计算还不行,还得“出数点数和”。建立在训练量的积累上,才能触发质的改变。桌游上的运算和最大是算7,是7以内的计算练习。一玩就是多半个小时。一天玩一次,运算能力,数的运算感觉应该会提升。知识可以引领和学习,但能力必须是在熟能生巧中练习出来的。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
最近发现悦慢慢开始自己玩玩具了,自言自语的玩是她想象力的开发,自编自导自演出一个个过家家的故事。此时无人打扰最好。
9月24日多云周六
昨晚妞听着故事,陪着她睡着了。早醒得早,一早听着故事河边散步一小时。
课程怎么规划,关键在于我的梳理,需要建立起系统的规划,整理出适用的表格。书店里找数学阅读书籍,一套1-6年级《数学文化日记》,一套《有趣的数学故事》,先看看,与拓展面上有个借鉴。
教材内容,兴趣点、开发点,课标要求,设计思路,所用教具、学具,拓展阅读或游戏形式。
妞跳舞,从最开始的极度排斥到现在的非常喜欢。老师的贴画和有趣是吸引她的元素。数学课程的学习能不能也可以如此的调动兴趣呢?我曾经趟过的路,如何做成体系课程?关键在于我!
高效陪妞和孩子成长很关键。下午陪着悦悦聊天,做游戏,从桌游游戏到算数输赢吃葡萄等活动,悦的7以内的计算从纯粹靠手指头出数数总和,慢慢过渡到5以内的均可以快速直接算,7以内的继续数总和。原让她借助一只手的5根指头直接往下数不会,今天靠“伸开的5根手指一抓数完”,接着数,有了感知。明天可能会忘,明日再算。
她愿意定每天做事评价,赚星星️实现目标,那就准备开始。
9月25日晴周日
早起,从家明亮处出发,走入黑暗。路途中看天光变亮,看早霞,看太阳升起。心中愉悦。被阳光、霞光照耀,走出黑暗的感觉真好,开启着希望和光明!早起的效率高,不耽误做早饭,还早早用时40分就完成了回顾了十几年的教学改革,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生涯,完成周作业的提交。会早起的人工作效率高一点不假。
母亲身体不好,不吃饭,带妞去闹了会,妞的零食递给姥姥,母亲接着吃了下,不错,入口即化,不错。老人到一定的年龄时得像孩子似的对待。愿父母双亲身体康健,心态如童。给心情放个假,处理家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