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教育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需要什么技能,什么人才,教育就培养什么技能,什么人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选择大学专业就是选择热门专业,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选择薪酬高的专业。
在相对稳定的工业社会里,个人的学历与宏观的经济,大致吻合。所以学以致用,对口就业,学什么就做什么,进一个阶层,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从一而终。
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急剧变化。个人学历与就业前途,越来越脱节。很多工作机构无法预测自己的前景,对于员工来说,无法预测职业前路,只能尽量提升自己。悲观地说,就业困难,失业率高。
乐观地说:就业机会少了,创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自由的生活开始了。在年轻人进入社会,开始创业之前,学校学习还是主要的学习经历。学校的职责,以前是把学生塑造成社会生产的劳动力,现在应该是一个拓宽和释放的过程,让他们可以在宽广的社会中,创造自己的天地。
政府真正需要做的,是开放高等教育,让更多年年轻人有丰厚的人生准备;开放职业教育,让每个人可以有即时学习的机会;开放学校教育,把学生从狭窄的科目学习和应付考试的牢笼里释放出来;开放幼儿教育,让幼儿从小就获得更好的学习经历。
未来已来,社会已变,就业机会,社会环境都已经改变,而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在教孩子刷题,为了一个死答案,为了高分,平均分,逼迫所有的孩子朝着一模一样的答卷努力,死记硬背,得高分,上高中,考名牌。有一天,当孩子们终于拼尽所有的青春甚至健康,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没有找到老师家长口中所谓的好工作,高薪酬时,当必须面临创业的挑战时,这些孩子还有雄心吗?还有激情吗?13年的标准答案,学校教育,拼尽了青春,他们收获了什么?
朱永新老师说: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的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明天,我们的教育会好吗?明天,教育的美好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先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从标准答案的规范下留给孩子一点点的自由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