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我们日常应对琐事时表现出来的勤劳,第二重含义是在滚滚红尘里我们始终为自己留守着一个执着的方向。前者为我们在人们心中留下好印象,后者使他人对我们产生敬意。
在日常“担水砍柴”上失了勤奋,我们面对自己时,他人的批评、指责不会有多大影响。倘若把这种怠惰也引入与人相处上,那么人们会选择疏远我们。人与人相处时,每个人内心都寄希望于他人,希望他人是勤劳的,渴望他人分担自己的劳累。如果我们是怠惰的,那么便剥夺了人们的这些渴望,尤其是当我们怠惰过多,使自己的劳作减少,而增多他人劳作时。人群中的每个人都在不停寻找内心的平衡感。如果我们勤劳又少怨言,我们为他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我们被裹挟到烦劳的工作场后,很多人被外力左右,已十分劳累,没有更多的意愿、毅力在劳累之上再有所执着。我们丢失了个人的方向和理想。对自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怠惰。我们惰于有所执着,被红尘裹挟虽辛苦但却不需要我们再持续提着一口气力用于一件长期无望的事上。长此以往,有的人甘于平庸,有的人不甘于平庸却只剩下一腔惹人生厌的傲气。
每一次怠惰和每一次勤劳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是一念之事,只是一次次的自我审问:我要不要鼓起力气再做点事情。但一次次积累起来的勤奋却能使人越来越华贵,与另一个一次次都选择了怠惰的人相比更是如此。我们原本的天赋、才华都相似,区别只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长期选择了勤奋。勤劳使我们的人生越来越有规模、越来越昂扬。这是较高层次的勤劳,是一种“终日乾乾”的状态。我们看到了他人“终日乾乾”的“华丽”,但其中的辛苦却是许多人不明晓也不能承受的 。
还有一种只劳苦而无执着的勤劳,那是在千头万绪中不断重重复复、心不一处的劳作。没有着落点,付出再多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的思想集中于一个地方,使我们的勤劳产生更大的效果。怠惰是人生的下下选,于己之心无益,对人与人的关系也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