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5%的改变》
作者:李松蔚
重点句:一切的关键在于行动起来。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昨晚莫名其妙就打开了这本《5%的改变》,其实是一直放在自己的电子书架上的。这本书收录了44个小案例,包括自我、原生家庭、工作、情感、人际关系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李松蔚老师建议来访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真实的反馈可以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这就是对于「自我」提升的关键词,最重要的自我提升是愿意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爱自己,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方法学了很多,适用于别人的,未必适用于自己。
我关心的依然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现在的我更倾向于阿德勒的解读,也就是行动的归因论以及目的论。如果是十几岁、二十出头刚步入社会,我会相信原生家庭的影响,可对于30+的成年人来说,“原生家庭”,不应该再成为逃避的借口。李松蔚老师用了看上去更加柔和的语言去形容—— “它可能是为了告别的纪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但在这一章的最后,工具箱里的第⓵个工具,也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课题分离」,所以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个工具不太好操作的一点就是:很少有人会懂得“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中的“负责”二字。
努力在别人的眼中照见自己。书籍就是最好的镜子。
我04年上大学,那时候信息相对闭塞,甚至填报志愿都忘记自己填了【心理学】这个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是有一点懵的。入学后与同学讨论,心理学将来的出路大概就是教师、考研,将来做心理咨询师。庆幸自己遇到了好老师,在大一那年就有几位在不同时间告诉我:你学心理学这个专业,这四年,就好好学,将来能对自己有一点帮助就行。如果有一位对我这样讲,也许我不会放在心上,几位老师说过同样的话,我就好奇了,请教其中一位:老师为什么要对我说这样的话呢?这位老师想了想说,如果毕业的时候你还记得这个问题,我再告诉你。到了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这位老师告诉我,你回忆一下这几年你是不是有变化,再想想基础的心理咨询理论,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庆幸,我找到了。大学四年我开朗了很多,当众发言声音不发颤了,这是蕞大的变化。我也的确明白了,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今天在读这本书中再次复习到了,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倾听原则。但我还是想要分享,分享心理学带给我的帮助。李松蔚老师这本书,让我再次看到了很多年前读大学的那个我。
「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比起思考,试一试,动起来,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新的一年,不再给自己定过多的目标,【能】实现1个小目标,胜过【想要】实现100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