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现在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可以让你穿越时空回到15年前,遇见当时的自己,你会对当时的那个孩子说些什么?
提前买房?关注身体健康?多学点东西?还是别那么早结婚?
如果只有一句话的机会,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少年,找一本教人说话的书来看吧,你也许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当年我刚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了电视台工作。从学校到社会其实是惊险的一跃,跳到电视台这种围墙很高的单位,更是险上加险。我记得刚工作的第一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别人总以为你能处理好那些简单的事,但这些事落在我身上,每一次我都如临大敌。
我记得刚工作的第一天,老板安排我跟一个单位对接数据报告。对方单位负责人是个40多岁的大叔,他并不知道我是第一天入职。我们在电话里简单沟通了一下。说简单沟通,差不多也有20分钟,这20分钟,可能是我最难熬的20分钟。因为紧张,我身上的衣服全汗透了。我不想让他发现我是个新兵蛋子,也不希望表现出任何的不专业,而实际上,也许从我说第一句话开始,就已经充分暴露了我的不专业了。
我称呼他为“王先生”,每一句话都要加上“您”,学校教的那一套都说这是对人的尊敬,现在回过头看看,这还真是新兵的标配——不会给别人安排一个合理又舒服的称谓是说话的大忌。
紧接着我充分表现了自己的甲方心态,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要深思熟虑,生怕被骗。所以后来,我们一度在电话里争执了起来。这里,我又犯了一个大忌讳,初次沟通只是认识而已,是我自己搞错了情境。
最可怕的是,当时我不知道如何结束谈话,我发现电话越说越长,我的老板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坐着,他大概已经对我这个打了20分钟的电话很有意见了。而我呢,也急于想挂掉电话,但就不知道这个话该怎么说,我甚至都想到了说,“对不起,我肚子疼,那就这样吧”“电话没钱了,就这样吧”“下次再聊吧,再见”。在这通电话的后半段,我已经完全无心听他在说什么,我心里一遍遍在排练,到底如何说结束比较稳妥。
这就是我参加个工作后的第一通电话,之后还有第一次约人见面,第一次拜访客户,第一次商务谈判,第一次解决争端,像我这样胆小又害羞的人,这每一次的“第一次”,其实都让我非常非常辛苦。
不过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摸索和实践中,我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我现在可能不太会因为一个挂不掉的电话而担心了,也不会因为会议的某个冷场而感到害怕,我自己在经历了无数的尴尬、挫败和迷茫之后,渐渐找到了“土法炼钢”的方法。
所以在看到美国作家马吉欧所著的《说话的艺术》一书时,我突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里头详细说明了如何应对各种说话的场合,尤其是工作中的沟通、各种陌生人场合的沟通和希望达成某种目的的沟通。中文译本里甚至有一章叫做“如何与女神聊天”,这实在太实用了,中国的很多男孩并没有学过跟异性搭讪的技巧,如果能从这本书里学两招套用一下,应该也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书里设计了很多的场景,也给出了每一种场景下推荐的应对方式,所以实战性很强。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对话,还是基于西方的社交礼仪和西方人的思维。比如打招呼的时候,别人问“你好吗?”,你的回应是“我很好,你呢?”这明显就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熟人之间打招呼,要么是问“吃了吗?”要么是问“最近在哪方发财呢?”这样才显得亲切。所以,所谓说话的艺术,一是要有艺术,二还是要接地气。
《说话的艺术》这本书的封面推广语是,“最受美国青年欢迎的权威社交读物”。“社交”这个概念,在中国刚刚兴起,而这本书,还真有可能是你接触的第一本“社交读物”。
如果能回到15年前,我愿意把这本书送给15年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