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节课中,学生熟悉了身边常见材料,知道了常见材料的名称和特点,并意识到材料革新和对材料性能优化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物品-椅子为载体,指向对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的研究。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 出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椅子,如公园中的长椅、办公椅、餐桌椅等,从椅子的材料引导学生初步观察。
二 进行观察活动“椅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并通过课件给出椅子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同时由一名同学用老师提供的椅子找出相应的部分,学生在这部分概念掌握的很清晰,学习目标落实的较好。
在对椅子的各部分名称达成共识后,借助办公室的一把办公椅和活动手册组织学生对椅子每一部分主要使用什么材料开展观察活动。
三 在学生对椅子各部分材料和其特点有一定认识后,引导学生讨论“只使用一种材料制作的椅子和使用多种材料制作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四 展示不同生活情境中使用的椅子,如银行、快餐店、教室、办公室等,学生通过实例会发现利用某些材料的特点满足一些特殊需求或者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于构成椅子的材料金属、塑料能很容易说出,但是对于靠背和坐垫是由纤维和海绵组成的,部分同学还存在问题,只是模糊的知道是由布组成的。
关于每部分材料的特点,学生会结合“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中关于金属和塑料的特点描述。关于其他的特点,如海绵的坐垫比较柔软、舒适,纤维的靠背有弹性、透气,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依靠活动手册提供的词语以及实际感受之后选出相应的描述词语。 相比于直接让学生描述,给出一些选择的词语,再辅以老师的引导,难度会降低,学生能更容易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