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的神奇自愈力

育儿育己的历程,越来越清晰。

感恩先生和儿子的爱,让我慢慢的振作起来,哪怕是为了他们,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说起能量状态的改变,不得不说关于饮食。

对于自己的身体,可以说很少有意识的爱惜过,年少时特别瘦总被人说脾胃不好,挑食,因为家里小卖铺零食多,那个年代更不会控制饮食,总是根据欲望来吃食,记忆里的爸爸总是爱吃卤肉,每次去街上回来总带些美味的卤肉,打牌赢钱了也要去吃卤肉,喝啤酒,而卖肉的也总是盯着我家,一来村上割一大块放那儿,于是印象里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发胖,也许那正是父亲的心脏病诱因,大部分人却是没有意识的,一日三餐主食几乎都是面、 汤、 馒头,很少其它。蔬菜则是根据时令有什么吃什么,有些人家会种一些更多样的蔬菜,现在想来那就是更有意识和勤劳的人家吧。

初中三年,几乎就是饮食最简约的三年,不知道为什么,那会家境相对宽裕的自己那么爱省钱,每天1角的消费就是一份蔬菜,而其他的就是一顿一馒头,加上周末从家里带的酱豆,晚自习下课饿的时候还用酱豆泡水喝也觉美味。但就这样,整个初中也是涨了1头多高。而周末回家又父母每每次蒸面条或者煮排骨汤,我总是吃到吐,一点不夸张,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路走一路难受,晚上坐在自习教室里也会跑出去吐。

高中阶段,学校的菜开始丰富了一些,不记得吃了些什么,只记得当时也是长胖了不少。偶尔还会去小姑家里改善一下伙食。高二/三的时候家搬到了县城,住家那一段时间外婆住过一阵子,她老人家总是会很会做饭的,于是,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我的感受也没有那么匮乏。

大学期间,基本上吃最简单的餐食,但学校里的菜(土豆丝)夹馍以及山西刀削面,一直是那个年代最美味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便秘,常常是每周末终于可以艰难的输出直到毕业后前几年。但当时真的没有意识,什么都不懂。

毕业第一年,终于可以赚钱了,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煮火锅,吃的可是无比的辣,后来跟先生住在一起,记得他总是先下班,买菜烧饭给我吃,很多次我还在公司加班,他就先下班了,吃了什么不记得了,但现在想来暖暖的。还记得周末花2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很多的菜,这阶段的饮食就稍微多样化一些了,菜场的半成品烤鸭烤鸡也经常可以吃到,我们也会为了庆祝一下到外面去吃饭,那个年代,每个月可以吃一顿肯德基我便觉得很幸福,还有流行的鸡公煲,大盘鸡等等。再后面随着收入慢慢增加,每段时间可以吃一次披萨或者外出觅食便觉得生活满足,似乎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内在的匮乏感也慢慢减少着。

随着孩子的出生,请了多年阿姨来家里帮忙, 从她们那里也学到了一些用餐的方法,虽然每每买菜,还是习惯于消费便宜的菜肴。或工作应酬或经常带着孩子去外面,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好吃的中餐、西餐、自助餐等等各种,越吃越觉得好吃的时候,因为坐月子导致身体各种肠胃不适,冷水也不能喝一口,不然马上需要去洗手间,于是少了很多美食乐趣,后面经过跑步体质改变了一些,现在已经不会这样了。

孩子小学,我们搬到学校的附近,然后又到新家,那里有更繁华的商业区,各种美食,这个阶段也开始出现疫情,除了家里的各种对美食的尝试,周围商业区的饮食特别丰富,周末总带着孩子去调节一下。但孩子10岁之前这么多年,我对待饮食层面其实还不够有意识,更多的是选择喜欢吃的,只为满足口欲,用喜欢的餐盘,做出好看的样子,拍出诱人的照片......

记得那阵子一朋友也经常发给我她的饮食,不知道是不是不便于直接跟我说,因此只是让我看看她的饮食(是怎样的健康),但当时的我会觉得她的食物有些单调,也不是那么美味的样子。事实上,若干时间后我才意识到那些年自己有多傻,没有更多的反思为什么她的饮食是那样,多去问一问。到今天的生活,周围的朋友父母基本上都是城市或很有智慧的上一代,即使朋友们自己没有意识,也自然会传承了父母的宝贵经验或者他们本身更早意识到了,而我却不知道去学习,反而以为自己的还不错。

因此,自己那个阶段所谓好看好吃的饮食,有部分并不健康。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比例也不分,更别提有些不适宜身体发育或应避免的食材。

而到了今天,人生半辈子,才算是更加明白一些需要科学的饮食。前几日多年未联系的学姐娓娓道来她家的饮食模式,自我对照,虽家人的身体尚且OK,但有些饮食过度的,有时为了吃饭而吃饭,可人生贪嗔痴永无止境,防患于未然,我下决心把家里的饮食模式做出变革了。

这几天开始16+8饮食,之前以为每次饮食间隔8小时然后16小时,今天才意识到是8小时之内三餐正常然后间隔16小时再用餐。比如早晨9点 12点 下午5点 8小时之内完成三餐,然后16小时即第二天9点再下一餐。在这样的时间间隔基础上吃,选择优质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等,同时根据记录可以得知食物的能量(①低热量食物;②低蛋白质食物;③低脂肪食物;④低糖食物;⑤低精制食物)食量减半,预防因为明明可以控制饮食就避免的疾病,知道哪些既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又是自己喜欢的食物。下一个阶段再次看看中医书写的饮食书籍。

多一些满足,少一些物欲,不能总想着饱食,无论多美味,差不多7-8分饱了就可以停下来,而不因为其美味而贪婪继续;无论多美味,也别想着怕浪费吃饱了还继续撑着吃,要想到的是:不吃行不行,而不是吃多少,偶尔体验空腹的神奇自愈力也不错~

不过坚持两三天,我觉得身体很轻便、放松,应该是食物负担轻带来的感受,也不觉得怎么饿。空腹的神奇自愈力这本书谈到综合使用1.少食断食2笑3感谢4深呼吸5肌肉锻炼 可以发挥出神奇的效果,身心也会更健康,我想试着做一做。

现在这阶段,我似乎没那么关注食材的价格而仅为购买便宜的,更多时候关注食材是否有机/健康以及适合自己需求的,这让我觉得内心踏实。

希望在我的关注下,家人都可以饮食健康,又不觉得被束缚,吃的舒服满足。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