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个体拥有不同形式的自我主观体验,自我催眠,出现多重人格,以应对焦虑。解离概念告诉人们的是,“只要用心领会,将发现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多元化的”。
解离心理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驱力:
生理:自我催眠的高手,有天赋。
心理:无法承受的痛苦和令人困惑的性换起都会引发个体的恍惚状态。“关闭感知”来调控自己的情感。
社会:解离认同与创伤、虐待之间存在相关性。遭受性侵或虐待的儿童常常借助解离机制来解决无法忍受的折磨。
情感:解离个体被多重内在情感所困,无处可逃。情感长期处于紊乱状态。在创伤情境下,恐惧、惊诧和羞耻等原始情感都能换起解离状态。狂怒、激愤或负疚感也包含其中。被激活的多种情感的冲突,会造成个体进一步寻求解离加以应对。
气质:内心世界丰富,更具有想象力。
解离心理的防御机制和适应过程
防御机制:解离。解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隐形防御机制。当另一种自我状态或人格系统顺利接管原先主导地位的自我时,只有患者本人能体会到这种解离过程(我联想到客体关系理论,自己不能接纳的一部分被分离出去,形成客体分离。比如,相约出门,男朋友迟到了。男朋友迟到有多种可能性。这件事女朋友会怎么想,会激活女朋友哪些感受,如果被激活的是被忽视的感受。可能是过去的经验中有被忽视的体验,当下的情境激活了过去的体验,当下情境中个体分离成为我是“被忽视的人”。如果女朋友比较平静,情绪波动不大,她处于“当下情境下的人”)。
适应过程:解离性个体在儿童早年会编造事实来文过饰非,对于他人来说这是“撒谎”,对于解离性个体来说,很多时候是记忆缺失,是减缓痛苦的适应方式。一位研究者提出BASK模式(B,行为,A,情感,S感觉,K经验),解离性个体能够将行为解离,如在麻痹或者恍惚状态下的自残行为,或者将情感解离,如在回忆创伤时漠然处之,或是将感觉解离,在回忆虐待过程时麻木不仁,或者将体验解离,如神游状态和失忆状态。
解离心理的关系模式
解离个体的童年关系模式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受虐待。在婴儿期给予他们安全感的客体同时也令他们无比恐惧。这会造成对创伤的易感性,即使轻微的虐待,如母亲情感上的忽视也会使解离性个体遭受创伤性打击。们既没有安全感,又缺乏父母的照料。
科胡特提出多重人格障碍和严重解离障碍的四因素学理论:1、个体自我催眠能力较高;2、曾遭受过严重创伤;3、解离性反应由特定的童年期环境造成,即解离的适应性反应被家庭所接受;4、创伤时和创伤后均未获得抚慰。
在解离性个体家庭中,家庭成员会合力否定感受,忽略痛苦。
解离性个体更愿意寻求客体关注、对关系更加渴望,也对关怀心存感激。
解离心理的自体
长期遭受创伤的解离性个体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即其自我分崩离析及各部分自我的功能相对独立。以视而不见和歪曲事实为代表的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造成了自我整合的受损。组成典型的自我离散状态的原因是“主旨自我”,各成分中最直观的自我状态,往往是导致来访者寻求治疗的原因,可能表现为焦虑、心境恶劣或不知所措、婴幼儿期自我、内心施暴者,保护者,受害者,以及为达特定目的而多变的自我状态的交替出现。研究发现,自我的各个部分都由童年创伤带来的核心信念所造成。
Ross提出,多重人格障碍的认知概貌:
1、不同自我之间各自分裂;
2、受害者对虐待负有责任;
3、不应该表现愤怒(挫败、否定、批评)的态度;
4、过去就是现在;
5、主导人格无法掌控记忆;
6、我爱我的父母,但“她”恨他们;
7、主导人格必须受惩罚;
8、我无法信任自己或者他人。
Ross详细阐述了以上信念的形成以及进一步推论:
受害者对虐待负有责任
2、受害者对虐待负有责任
a:一定是我不好,否则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
b:如果我表现完美,这样的事便不会发生;
c:因为我生气了,所以理应受到惩罚;
d:如果我是完美的,就不应该生气;
e:我绝不会感到生气—是“她”在生气;
f:她应被惩罚,因为她使虐待事件发生了;
g:她应被惩罚,因为她表现出很生气。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移情:解离性个体频繁移情,一个曾严重受虐的个体会经常把任何可依赖的客体视为施虐者,随之产生幻想,比如,治疗师可能要折磨我,抛弃我。这类移情是创伤性知觉、感觉和情感,来源于最初创伤事件发生时来访者的清醒意识,但这些意识一直未被整合到个人的自我之中,治疗师们将此解释为个体对特定虐待刺激的情感条件反射。遭受过创伤的来访者在每次会谈接近尾声,他们会寻求额外的精神支持,以帮助自己应对治疗中的恐惧。解离性来访者会通过打破设来推测虐待的再次发生,他们认为与人建立关系就必定受到虐待。
反移情: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倾向于对来访者过度照顾,以权威自居。治疗师有时会被来访者催眠,出现解离状态。
解离性病症的的诊断意义
1、治疗师需要“切身体验”,敏锐地辩识,面对多重感受和行为的来访者,充分共情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体验。
2、治疗师要给予解离个体更多地温暖关怀和情感表达,尊重、奉献、谦虚,同时必须恪守界限。
3、科胡特综合自己的成功治疗经验,提出如下原则:
a、MPD由边界不清造成,因此,成功的治疗应对具有安全稳定的治疗设置和恒定牢固的边界意识。
b、MPD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失控,被动攻击和反复无常,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控制欲和蓄意性。
c、MPD是一种潜意识状态,患者遭受创伤似乎是命中注定,就连症状也很难受他们掌控,治疗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建立牢固的治疗联盟,这一努力必须贯穿治疗始终。
d、MPD是一种掩饰创伤和隔离情感的状态,因此治疗师应致力于揭示隐藏的内容,疏泄压抑的情感。
f、MPD是各种自我状态的相互冲突和隔离,因此,治疗必须强调不同自我状态间的协调合作,相互沟通,理解和认同。
g、MPD是催眠和现实交替进行的状态,因此治疗师言语要言简意赅。
h、MPD的形成与早年重要客体无常有关,因此治疗师必须对种人格状态有教无类,避免厚此薄彼。尽量把来访者看做多种人格状态的完整个体。治疗师对所有人格状态保持有教无类的态度是对患者的解离性防御最有力的冲击。
i、MPD的安全感、自尊感和前途感极其脆弱。因此治疗师必须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士气,并协助他们建立较为现实的希望。
j、MPD起源于创伤经历,因此治疗的节奏非常关键。大多数治疗失败是由于治疗速率超过了患者所能忍受的范围。如果一个治疗师无法按照计划进行一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谈论创伤话题,用三分之一时间对这些内容展开讨论, 用最后三分之一时间处理和重建——那么就不应再度尝试,以免患者因不堪重负而脱落…
k、MPD是与重要客体无法依赖有关。因此,治疗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在确信来访者理解合理的责任含义后,帮助他们对自己的人格状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m、MPD患者童年时期大多缺乏充分的保护和安全的抚养。治疗师应能理解来访者会将治疗师的中立立场视为疏远和拒绝,因此对他们应采取温暖亲切的姿态和适度的情感表达。
n、MPD常常具有许多错误认知,治疗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纠正这些谬误。
5、Chu把对复杂的解离症状治疗分为三阶段:治疗早期(可能持续时间长),聚焦于自我关怀,控制症状,认识早年创伤,保持正常功能,表达感受,持续构建治疗联盟。治疗中期,以合适的节奏引导患者进行宣泄和重构。治疗后期,巩固治疗成果和提高适应能力。
6、Chefetz概述了解离性障碍的阶段疗法,分别是强调稳定(稳定阶段持续时间比较长,进程放慢,需要引导来访者自我照顾,自我抚慰,管理情感以及提高现实检验能力),认识创伤,促进整合和结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