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金慧
今天晚上老梁读书会迎来了第51期的分享,由贾山玲老师负责,分享的书名是《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得知贾老师是在培培老师家,可以看出贾老师对这件事多么重视,说明贾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贾老师先从书的封面开始,绿色的底版,看着就很养眼,鲜艳的花朵,特别形象。来那个老师还带着我们一起分析封面的小字,“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而是托举的力量”,谁来托举呢?主要还是父母和我们老师。“允许孩子走自己的路,绕自己的弯,跌自己的跤,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通过这些文字的分析,大概可以看着这本的主要内容。
接着,贾老师向我们介绍作者,说到作者大家都不陌生,记得我家老大小的时候我就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隔这么多年,内容已经忘记。但通过贾老师今天的分析,觉得尹建莉老师的教育观真的非常好,但是对自己却很难做到。梁老师也提到父母的类型有6种:放纵型,掌控型,保姆型,老师型,教练型和民主型。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教练型和民主型。但是我觉得对于姑娘我更多像是掌控型,对于儿子,因为精力有限,反倒成了放纵型多一点。
贾老师还为我们分享了书中的六个精彩片段,好像我都没有做到。但是在点评环节,梁老师讲的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个性。我妈应该知道个性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酷,而不是外表。孩子要有内在的驱动力。正如我给学生芯沂写过的一封信中提到:心灵美比外在美更美。
在讨论环节,第一个问题关于惩罚式教育的观点,当大家都觉得需要惩罚辅助我们的教学时,唯有梁老师不赞成惩罚。那是因为我们不清楚惩罚和惩戒的区别。梁老师给我们科普了一个误区。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中也提到,惩是强调过去,戒是警戒未来。梁老师告诉我们惩罚包括惩戒,惩戒是为了爱,而惩罚则是因为恨。所以我就搜索了惩罚和惩戒的区别,通过以下对比我们更清楚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出发点是为他们好。我还特别喜欢培培老师的做法,学生吃零食,比如辣条,首先考虑学生的健康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为他们考虑。
梁老师还让我们思考:我们的课堂规则是什么?除了荣慧老师个孟云老师提到的听老师的话,不扰乱课堂纪律,我现在最迫切的是我们班的课堂氛围。哪怕是优秀生,上数学课也是不回答问题,曾经以为是开学初我说的课堂规则限制了他们,其实是他们所谓的“别人不说,我也不说,要不太尴尬”。所以我在想无论规则是什么但是人是灵活的,要随机应变才好。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我更用心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到底有没有学会,还不还的鼓励他们。数学老师嘛怕表扬他们一句,我都会在班里夸他们几分钟,所以才有了老师更多的表扬。这也正符合书中讲的鼓励的作用。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培养孩子这条道路上,对我来说虽然艰难,但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对于正确的事情,坚持才有意义,我需要继续学习,期待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也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感谢山岭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梁老师的精彩点评。